大冶实验高中:一所“不一样”的学校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3-10-27 08:4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漫步大冶实验高中,一进门,广场上铭刻的“中国崛起 改变世界”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广场名叫“金甲广场”。

学校教师吴永楠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个名字的寓意是,学生要立志报国,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广场两旁,36棵高大的银杏树,黄叶满枝,像极了战士披挂的铠甲。

一个雕塑、一个名字也是一个窗口,蕴含着校园的人文底蕴和育人的智慧。

铸 魂

以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立校

大冶实验高中以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立校。纵观整个校园,不仅环境优美,而且阵地建设极富特色。

广场上有巨幅地雕和八本铜书,内容节选自《论语》《孟子》《礼记》中的经典名句,突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两纵两横四条校园道路,分别取名“静安路”“正心路”“至诚路”“中和路”,路名源自《大学》《中庸》,意在教导学生做人要方方正正,为人处世要正心正念正行,始终让自己走在正道上。

紫藤长廊的风铃下,300多个精美吊牌介绍了中国现代杰出军事领域科学家、中国神话异兽、高中生必读书、校园花卉苗木等,三栋教学楼每层走廊都挂有精选古今中外书画名家的影印作品,一条杰出校友长廊横贯综合楼南北走廊,学生日日穿行其间,享受经典熏陶,提升艺术素养,树立远大理想,汲取榜样力量。

沿着综合楼宽大的楼梯拾级而上,一眼就看到大厅墙上的一个造型。那是一本展开的巨幅书籍,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及校训在书中展开。“明德、悦己、格物、弘毅”的校训尤为突出,以“悦己”为训,似乎另有深意。

该校党委书记欧阳万春介绍,“悦己”出自《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学校以此为“训”,取“阳光自信,通达乐观”之意,让学生时刻铭记人的一生要健康生活,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愉悦自己。

综合楼建有学术报告厅,定期举办腾龙大讲堂、党员先锋论坛、大先生师德论坛等活动,用校外专家请进来宣讲、校内老师推出来交流等方式,拓展师生视野,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思想境界。

促 干

教学理念和方法迭代升级

学校的核心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大冶实验高中文化读本《薪火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冶实验高中正致力于建设一所不一样的学校。我们追求不一样,是今天与昨天不一样,明天与今天不一样。不一样,是我们与其他学校不一样,有特色,有个性,有自己的追求和情怀。苟日新,日日新,这是大冶实验高中的浪漫,也是我们办教育的现实。”

在办学理念上,大冶实验高中进行了多项创新。注重“校长思维”:老师、干部、职工,站在校长的角度思考;奉行“学生主义”,学校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是学生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实行“一二一”工作法:校长、党员干部、学科带头人和任课老师每天都要复盘头一天的“一件事”,回顾今天的“二件事”,并规划明天的“一件事”,不断发现和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学情调查,找准教学中的靶点。

“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的2.0版本”“新样态学校”“跨界合作”“校长思维”“学生主义”“121工作法”“课堂发展中心”“三育课堂”等新概念、新提法在大冶实验高中成了“热词”。

2022年,以“发展课堂和在课堂中发展”为价值理念,大冶实验高中成立“课堂发展中心”。这是一个隶属于学校党委、鼓励学校老师自发参与的教学研究组织,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行走的“江湖”。

课堂发展中心主任胡林介绍,该中心旨在立足校本教研,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参与项目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堵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成果评估上,通过积分奖励等形式,与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发老师积极性,学校的教研氛围不断提升。

课堂发展中心成立以后,实现了为教学赋能的功能。如今,“发展课堂和在课堂中发展”价值理念已深植教师内心,“6+1高效课堂”“同课异构”等探索研究活动如火如荼。

2023年,大冶实验高中还推动成立跨学段、跨区域、跨行业的K3新价值教育联合体。该联合体致力于建设一个以高中为原点,上联高校,下接初中小学,横向协同兄弟学校和教育研发机构的教育新生态,旨在把外部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的内生价值,使大冶实验高中具备强大的资源链接能力。

“努力去做,肯定能成。”这是大冶实验高中教师们的一句口头禅,也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干则必成”,连续4年,大冶实验高中迎来了历史性突破,重点本科、本科上线人数迈上新台阶,超额完成黄石市、大冶市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增 智

“请进来”与“走出去”助力教师提升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学校办学水平的竞争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自2018年起,每年实施“青蓝工程”,选派骨干教师与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帮扶,帮助新教师成长;每年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引进来;不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类研讨会、培训会、跟岗学习,助力老师教学能力大提升。

今年9月,学校组织99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前往汉阳一中,听名校老师讲课,参加各学科集体备课,参加该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

这只是大冶实验高中“请进来”与“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师发展和提升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提升。

学习的目的是提升、是运用。

在大冶实验高中的教师培养体系中,老师们的经验积累,最终反馈在课堂教育中,用老师培养学生,让学生来促进老师。

比如,该校的习题课堂,注重深度教和深度学。

老师在关注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考情,注重思维的运用,让思维的过程看得见、摸得着;拓展知识的广度,让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升,课堂也越来越活跃。

学生则积极在参与过程中“输出”,讲述自己的解题过程,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将教学的成果和评价反馈给教师。

每次阅读考试后,大冶实验高中还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答题卡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短板、弱项,并针对性提出提升意见。

育 人

用“仁爱”涵养学校气质

学校如何走得更远?学校需要培育什么样的团队和学生?如何建设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百年老校?这是萦绕在大冶实验高中校长万文华和全体教师脑海中的一道考题。

教育,追求润物细无声。

大冶实验高中在教学实践中找到了答案——让立德树人的文化因子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仁爱,是为师的根本”。

2021年,学校党委制定了《大冶实验高中人才培养标准》。这一人才培养标准,从人才的高可靠性、高成长性、高品质度等三方面提出15条具体指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可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倚仗的人生财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每周升旗仪式,学校师生都会齐聚在国旗下,大声诵读青春誓词,用浸润式的红色教育,凝聚奋进力量。

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建立高规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招聘3名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常态化进行心理辅导;与湖师大教授团队合作,接受学生预约,面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学期,学校都会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班主任关怀、中心疏导、教授团队服务等形式,把心理健康的防线,建到学生的心里去,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特色课程中,大冶实验高中高一、高二所有班级均开设了书法素质课,并于2022年开设了书法高考班,这也是黄石地区第一所开设书法高考班的高中,不仅促进了学校高考书法班的发展和艺术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极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质和品味,助力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学校。

以建设百年老校为目标,大冶实验高中仍在不断前行。漫步学校之中,在看不见的深处,学校的“仁爱教育”之花正在努力绽放,孕育出更加璀璨和更加辉煌的累累硕果。(记者 陈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