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工退休更从容,让晚年幸福生活有保障,是我市人社部门推动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的终极目标。
针对有省外缴费的参保人,市人社部门依托省集中系统,在退休审批环节自动识别此类人员,及时发送社保关系转移“预提醒”,避免其养老金待遇损失。
这样的暖心服务,得益于市人社部门创新打造的“预培训、预审核、预指导、预受理、预提醒”五维联动服务体系。将传统“被动受理”转化为“主动办理”,退休办理实现退休服务从“碎片化”到“全周期”、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从“保基本”到“防风险”转变。
从“职工等结果”到“结果等职工”
近年来,我市逐渐进入职工退休高峰期,退休业务的办理量快速增长,但职工在办理退休业务时,偶尔会发生档案材料缺失、缴费信息不全等问题,影响临退职工及时享受退休待遇。
为确保申报人员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市人社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立体化培训矩阵”,组织政策宣讲培训12场次,覆盖社保窗口人员、12345热线专员、社区人社专干及企业劳资人员等500余人次。
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形式,确保社保经办人员“政策吃得透、流程讲得清、服务做得暖”,为参保群众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服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人社部门打破传统退休审核模式,组建“流动预审专班”,创新推出“年度档案预审上门服务”,组建专项服务队深入重点企业,上门“体检”,通过预审临近退休人员档案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材料,助力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东贝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提前预审让退休办理周期缩短60%,减少企业跑动年均20余次,有效避免了因档案问题影响职工及时领取养老金。”
2023年以来,市人社部门累计为20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35次,提前审核档案6000余份,发现并指导整改档案中疑难问题400余件,实现了由“企业职工等结果”向“结果等企业职工”的转变。
从“反复多次跑”到“最多跑一次”
“这次多亏了人社局的工作人员,退休前1个月就打电话提醒,还耐心告知需补充的材料和材料可能存放的部门,让我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不久前,按时领到第1个月养老金的王阿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王阿姨原是黄石市一家破产改制企业参保人员,企业改制时,手续办理不完善,导致档案内部分资料缺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一查找缺失的关键性档案资料,顺利办理完全部退休手续。
在线申领到“电子退休证”后,王阿姨更高兴了:“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纸质证书了。”
这是市人社部门持续优化退休服务全链条管理,以更精准的“提前量”服务换取群众“满意度”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让每一位退休人员安享幸福晚年,近年来,市人社部门对档案托管机构申报退休人员实行“即时响应机制”,通过“一档案一清单”方式,在申报当天即反馈档案完整度和补正建议。累计为600余名群众提供精准指导,将“反复跑、多次补”的情况减少80%以上。
针对缴费未到账、社保转移未办结等特殊情况,则建立“容缺预受理+跟踪督办”机制。社保经办人员对此类人员退休申请先行受理,派专员后续跟踪缴费情况,通过内部流转完成后续业务。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已累计为200余名群众提供“一次申请、全程帮办”服务,实现退休办理“最多跑一次”。(记者 丁欢)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