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西塞山区推进以项目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 项目“新星”闪耀 照亮产业新兴之路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31 08:4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30日,西塞山工业园区热浪蒸腾。

走进黄石同进精密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进公司”)生产车间,一台拉拔机正以“毫米级”的专注,在对一根6米长的导轨钢材进行“精雕细琢”。操作屏上的数据格外醒目:全长直线度误差≤0.1毫米,堪称万分之一的精度。

这是企业创新制造工艺的极致追求,也是西塞山区以项目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生动实践。

直线导轨,被誉为高端装备的“筋骨”。正是被西塞山区特钢产业的深厚底蕴所吸引,同进公司落户于此,开启了一场对直线导轨的技术创新之旅。

“直线导轨的精度高低和寿命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导轨的钢材质量。”同进公司总经理喻忠志介绍说,同进公司联合大冶特钢开发国内首创的“零脱碳”热轧异型钢,填加十几种金属元素,一旦实现量产,可打造全国最大的直线导轨生产基地。

同进公司技术团队深深明白,得益于西塞山区拥有全国顶尖的特殊钢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他们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另一场科技革命,则在湖北海通半导体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海通公司”)悄声进行,通过回收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实现“向废料要黄金”。

制造新型显示面板的高端有机发光材料核心技术主要被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掌握。“国外技术垄断,原料价格高昂,倒逼我们加快技术研发,走回收再生之路。”海通公司总经理胡蔚说,公司自主开发的干冰回收技术及生产线独步国内,每月可从废料中“淘金”超过700克高纯有机发光材料,可为下游显示面板企业节省成本逾10%。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湖北迪赛鸿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赛公司”)超低介电损耗碳氢树脂(DSBCB)年产千吨级生产线将于11月投产。这种应用于5G/6G通信、AI超算器件制造等领域的高端电子芯片封装材料,将彻底打通我国高频高速覆铜板、IC封装载板的材料锁链,实现100%原材料国产可控。更关键的是,它直接嵌入黄石蓬勃发展的PCB产业链上游,成为湖北“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的一块关键拼图。

一颗颗科创型企业新星的冉冉升起,离不开西塞山区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深度布局。“我们深知,服务好一个科创项目,就是做强一个未来产业。”该区项目办负责人感慨道。

数据见证了“破局之路”。2025年上半年,西塞山区新签约、新注册、新开工重点项目分别达32个、20个、9个,其中特钢产业链项目21个。投资20亿元的绿色钢铁低碳循环项目、10亿元的快递物流智能装备项目相继落地。通过深化“双千”服务机制打通企业发展堵点难点,上半年新开工入库项目49个,入库规模达59.1亿元。

从同进公司毫米级精度的“筋骨”锻造,到海通公司从废料中提炼的“黄金”价值,再到迪赛公司打破国外垄断的材料突破,西塞山下的创新故事正汇聚成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随着更多重点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里将成为高端制造的聚集地、创新成果的转化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书写辉煌新篇章。(记者 刘艳新 潘谦)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