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黄石所处的北纬30°,是水果种植黄金地带。春摘草莓枇杷樱桃,夏采桃梨葡萄杨梅,秋有福柑冬吃柚。截至2024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24.23万亩,年产量25.09万吨,年产值14亿元,打造了金牛、保安、军垦、浮屠等一批水果种植大镇。水果产业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的重点产业之一。
风调雨顺,今夏又是一个丰收季。今起,本报推出“甜蜜的夏天”系列报道,记者带您走进田间地头,品一品水果的甘甜、丰收的喜悦。
什么是“硕果盈枝”,来一趟夏日丰收的葡萄园,一眼就明白。
距黄石火车站1公里的大冶市罗家桥街道办事处王家庄村,有一座庆丰葡萄园,这是村民王育良和父亲王能再精心耕耘30多年的心血。
葡萄园覆了地膜,没什么杂草,地膜下埋有滴灌管网,抗旱施肥全靠它。一排排疏密有致的葡萄藤弯成一道道长长的凉棚。凉棚内,紫莹莹的葡萄串沉甸甸,一眼望不到头。
优选多年,王育良还是相中巨峰品种,果肉肥厚,汁多味美,容易剥皮。
8月5日傍晚时分,庆丰葡萄园热闹起来,前来采摘体验的客人多是熟客。王育良的手机里,有许多年都来采摘或送货上门的老客户。就凭着这种传统的回头客带货方式,庆丰葡萄园发展成为王家庄村最大的葡萄园。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产量比常年翻一番。”王育良乐呵呵。
1994年,王育良家成为村里第一批尝鲜种植葡萄的农户。父亲从几分地开始实验种植,一直没停步,如今已将葡萄园扩至30亩,成为村里最大的种植户。
高中毕业的王育良当过小学老师、代理过品牌牛奶、开过酒楼,还在沿海打工多年,多番尝试后,回家接手父亲的葡萄园,一心一意种葡萄。
越是钻研进去,王育良越是认识到种葡萄的门道多。
葡萄采摘结束,就要开始新一轮树体管理,为来年丰产打基础。一家人逐步摸索发现以焖熟的黄豆作底肥,肥力持久、味感香甜。
去年,种了十几年葡萄的老把式王育良种植翻车,花前枝条控旺过头,影响枝条生长及葡萄坐果。再加上当年霜霉病来得比往年早,防治不及时,葡萄大幅减产。
今年的管理更加精细上心。
冬季萌芽期,施冬肥。3月份抹芽,去弱留强、去密留稀。4月定距绑枝,控制间距,保证叶片光照。开花期,根据枝蔓强弱施肥,枝条太旺不易坐果。疏花、掐穗、疏果,让每一串葡萄得到充足的营养。6月份膨果期,也是施肥关键期。当鲜绿的葡萄串开始有一两颗变色时,套袋。再等一个半月,葡萄慢慢变成带霜的深紫。
这些细致的活,都靠人工。“赶农时、等不起,多时一天20来人帮工,一年人工工资就要七八万元。”王育良说。
这个夏天,所有的辛苦和付出,以丰收作为回报。30亩庆丰葡萄园,预计产量七八万斤。
葡萄园不仅有葡萄鲜果出售,还有种苗培育和葡萄酒。
如今,王家庄村葡萄种植户达到70户,成为大冶市特色葡萄之村,2024年被评为湖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记者 肖琼 实习生 王辰)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