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渝网和天涯重庆共同推荐评选的重庆网络年度排行榜“重庆十大网络红人“评选中,目前获票最多的网友“振中华”竟是忠县县委书记朱晞颜,据媒体报道,作为县委书记,不光自己坚持上网看帖回帖,朱晞颜还提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12月21日《重庆晚报》)
相信这个评选是没有行政命令或者上级点名的,既然是“网络红人”那肯定是和网络有关,网民来自各地,背景不同他们的选择方式也不同,但是他们推选出来的“网络红人”肯定具有代表性,而这个荣誉给了一个只知道网名的县委书记,相信这个结果是代表着民意。
经常在凌晨的时候上网,在网络论坛里注册人名字,经常跟帖发言,套用网络中的话,这不是“网瘾”是什么,而这位有“网瘾”的竟然是县委书记,不仅网民们兴奋不已,相信那些虽然不认识这位县委书记“网友”的人也会被感动。县委书记上网不是新闻,但是他能够现身论坛直面网民的质疑,可以说这不是赶时髦或者猎奇,也绝不是玩游戏或者聊天,他是把网络当成自己和百姓沟通的平台,让他上瘾的不是网络的神奇,而是身处网络那一头的一个个普通百姓。
由县委书记“振中华”的“网瘾”想到了时下官员们的日常生活,有一些官员工作就是“一杯茶、一张报”,应酬不少做事不多,业余生活很丰富,什么都能上瘾,就是没有“网瘾”, 他们不是没时间上网,而是不想上网,说到底就是不想有“网瘾”,“网瘾”在别处可能是坏习惯,但是对于官员来说,“网瘾”就是一种责任,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才会生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为官境界。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官,我们的生活需要官员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来规划和具体实施,那么我们的需要什么样的官呢?有一句戏文可以代表百姓的心声,“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说这话有调侃之意,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为官者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而“为民做主”的前提就是要了解民意,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官员们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听到那些未经“过滤”的微言,这对制定政策以及开展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
在现代社会,“网瘾”是个贬义词,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染上“网瘾”,因为“网瘾”不是好事,假如孩子们每天都把心思放在网络上,肯定没有精力学习,但是对于群众来说,我们倒是真希望官员能有“网瘾”,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看看,就像县委书记“振中华”那样,有时间上网了解世界,不做一个潜水的“网友”,哪有多好啊,这既是群众的企盼,同时也应该是各级官员们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的很好的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