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记者 涂明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暗香浮动,我市各乡村迎来“赏花热”:22日,大冶市保安镇第六届桃花节在沼山乡村公园拉开序幕;24日,2019年第四届大冶·殷祖北山头樱花节也开幕……赏花游的兴起,迎合了城市居民渴望通过亲近自然来解压的迫切需求。“赏花热”养眼养心,催生了“赏花经济”绽放,也在悄然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利用自然资源和景观,村民就地捧起“花饭碗”,吃起了“旅游饭”。更深层次的是,蓬勃发展“赏花经济”,也吸引带动了“资本下乡”,助推产业兴旺,推动农村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迈进。乡村越来越美了,村民越来越富,不断崛起的“赏花经济”,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
然而,花无四季红。樱花再美,桃花再妖,花期有限,短则几日,长不过月余,终有谢幕时。当这些花朵凋谢之后,游客热潮就会逐渐趋冷。“赏花经济”花期短、淡旺季对比强烈、产业链不完整、配套有待完善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如何突破季节短板,拉长产业链,将“花经济”打造成为“花产业”,才是“赏花经济”的最好归宿。
“赏花经济”开发程度偏低,游玩形式单一,赏花经济难免陷入同质化。“赏花经济”的潜力如何挖掘。除了美食、特色产品等常规项目外,还可以在民俗文化上下功夫,将赏花与民俗有机结合。比如,举办一场盛大的祭花礼,策划一场夺目的传统文化秀等,让游客亲自观摩,亲身体验古今文化差异,在碰撞和震撼中,从纷扰尘世间重寻古韵,如此赏花,才能更加吸引人。
此外,应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开启“鲜花+游乐”模式。让游客们即使在赏花淡季,也能享受民俗表演、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一条龙服务,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健全的休闲农业产业链,让赏花经济持续发力,走出一条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