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5-15 10:13]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近日,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黄石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将黄石打造成湖北省的户外运动重要目的地,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基本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产品与服务特色鲜明、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的产业体系。通过打造一批优质户外营地、举办一系列高水平户外运动赛事、加大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和服务供给,广泛带动群众参与。

打造精品线路

随着越来越多高水平赛事陆续落户黄石,让运动爱好者有了交流展示的机会,也让更多国内外参赛选手看到了黄石的山水之美,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因此,我市在优化户外运动产业布局上,将充分发挥黄石山水资源优势,完善水陆空体育产业布局,重点打造父子山、熊家境、东方山、黄荆山、大众山、磁湖、大冶湖、仙岛湖等健身休闲产业带和健身休闲集聚区。支持各县(市、区)开展登山、徒步、露营、越野跑等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培育户外运动企业,将户外运动产业纳入黄石体育发展规划统筹布局,促进全市户外运动产业布局特色化、均衡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以山水资源为载体,聚焦磁湖风景区、东方山景区、阳新仙岛湖景区、大冶湖等旅游核心资源,开辟多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开发区·铁山区户外运动休闲线路入选2022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线路。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支持各县(市、区)结合本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体旅融合,打造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充分发挥东方山景区、阳新仙岛湖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资源禀赋,拓展特色体育项目和主题赛事活动,打造集健身娱乐、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于一体的户外运动精品线路。

擦亮赛事品牌

围绕“体育+旅游+N”发展模式,黄石正加快拟开放的户外运动型景区、景点、线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供给,做到完善一个、开放一个。

《行动计划》提出,将围绕黄石丰富的山水资源加强体育赛事战略规划,逐步建立以专业性赛事为基础、群众性业余赛事为主体、商业性赛事为补充的户外运动赛事活动体系。充分利用大冶湖、磁湖等湖泊资源,重点引进国内外帆船、龙舟等户外品牌赛事落户黄石,满足群众对高水平赛事的观赏消费需求;着力提升黄石磁湖国际马拉松赛、黄石城市户外定向挑战赛等本土赛事品质,提高赛事市场化水平,努力培育本土自主IP赛事,积极打造拥有自主赛事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活动,形成品牌效应。

此外,还将融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转化绿水青山生态价值,支持有条件的商业区开设户外运动特色街区,推动科技赋能户外运动产业,开发智能监测、模拟运动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探索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培育更多友好型的户外运动消费新业态。引导和支持各县(市、区)开展融合文体旅多业态的消费季、消费月活动,营造户外运动消费氛围。通过发放消费券、投放促销广告、进行消费补贴等方式,激发群众户外运动消费热情。

培育优质企业

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支撑。

《行动计划》指出,将围绕户外运动产品设计、场地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等产业门类,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户外运动企业。建立户外运动产业链图谱,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壮大户外运动产业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行业管理作用,引导中小微户外运动企业有序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不断壮大,对户外运动用品的需求持续攀升。因此,我市将在加快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业增产扩能上积极发力——

培育引领体育用品智能制造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科技创新力度,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智能运动装备等户外运动设施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鼓励体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建体育用品研发制造中心,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户外运动用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实施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智能技术与装备,开发和生产智能体育产品;

推动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

强化户外运动服务支持,是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运动体验的关键环节。《行动计划》指出,将以户外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核心,完善多种业态共同发展、量质齐升的户外运动服务业体系。

推进各级户外运动协会组织、俱乐部、村级户外服务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组织、俱乐部在人才队伍建设、活动组织、品牌营造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各级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开展户外运动技能培训与指导,推广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户外项目领队资格认证。发挥户外运动达人、户外运动明星等名人效应,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创新户外运动技能普及推广手段,不断提高户外运动爱好者技能水平。

推动户外运动产业试点县先行先试,打造地区特色户外运动产业生态,创新探索户外项目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保障措施,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模式。

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开展户外运动必须守住的底线。

《行动计划》明确,建立完善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细化明确各类户外运动项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理。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户外运动项目属地安全监管,提升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制定包括医疗、救援、消防等在内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设立活动“熔断”机制。推动相关主体依法购买体育意外伤害等保险,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构建专业救援网络,支持各县(市、区)探索成立户外救援专业队伍,加强与安全救援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协同合作,形成高效管理救援机制。培养专业救援人才,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提升救援队伍专业水平和户外运动参与自救能力。优化安全救援流程,完善户外运动场景救援标识,加强预警控制和救援演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和定位终端设备,实现户外运动参与人员和救援人员全时段联络,加大救援点位覆盖建设,不断提升救援指挥调度效率,优化救援策略。(记者 刘佳)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