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切实可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 开发区·铁山区多项行动办好民生“关切事”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8-13 08:4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发区·铁山区坚持问题导向与民生需求双轮驱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酒店安全监管”“校园餐食保障”“暑期儿童照护”“困难群众帮扶”等多项具体行动,以切实可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

“综合查一次”让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以往不同部门多次检查,我们需反复准备材料,现在一次就能完成多项检查,既不耽误生产,还能更清晰地了解各方面规范。”开发区·铁山区某酒店负责人蔡先生道出了众多企业家的心声。这场监管变革,正以“一次上门、全面体检”的新模式,重塑政企互动新生态。

近期,市公安局开发区·铁山区分局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城管局等多部门组成执法队伍,对辖区酒店、宾馆开展“综合查一次”行动。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及时限,确保企业问题“一次性清仓”。执法过程中,该区司法局全程参与现场执法监督,并同步开展“现场普法”,让企业在接受监管的同时,更收获法治“大礼包”。

这场监管创新,不仅卸下了企业频繁迎检的负担,更以“1+1>2”的协同效应提升了监管效能。多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整合执法力量,让监管既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又避免重复检查扰企。普法活动的融入,如同春风化雨,让法治意识在企业经营中生根发芽,构建起公平透明的营商沃土。

“执法+监督+普法”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了执法力度与温度的平衡。正如该区司法局负责人所言,联合执法最大程度降低了对企业经营的干扰,“清单式”整改意见为企业指明方向,真正将执法过程转化为服务过程。这种刚柔并济的监管方式,既维护了执法权威,又彰显了法治关怀,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坚实后盾。

开发区·铁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进一步深化执法改革,推动“综合查一次”机制向商场、健身场馆等民生领域延伸,检查标准也将进一步细化。同时,该区还创新推出“信用画像+分级监管”模式,对信用A级及以上企业实施“无事不扰”政策,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实行“首违不罚”,并不予信用扣分,从而推动单次专项行动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

校园餐食“提质降价”守护学生健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除了优化执法服务,守护好孩子们的“舌尖安全”,同样是该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孩子餐标降了,菜品反而更丰富了!”黄金山第五小学家长点赞的背后,是该区教育局“1+4”专项整治的显著成效。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区教育局针对校园餐、校服购置等重点问题,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财政局对全区38所中小学进行了8次全覆盖检查。通过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交办问题清单等方式推进整改。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整改问题308个,建立和完善制度70项。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提升服务质效的脚步从未停歇。该区建成区级中小学大宗食材仓储配送基地,严格食材采购流程,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投入50万元推进鹏程中学食堂改扩建项目,新增餐位500个;推动黄金山第五小学、黄石外国语学校等学校餐标下降0.5—4元、惠及学生近3000人,大王镇下刘小学等学校将“两菜一汤”增至“三菜一汤”。如今,全区牛肉、基围虾等优质食材采购量增加约30%,菜价总体下降约10%,师生和家长对供餐质量的满意率提升至94%以上。

为实现全程监管,该区31所供餐学校成立了膳食管理家长委员会,严格执行校长每周陪餐2次、家长每月陪餐2次的制度,各类人员陪餐已达2677人次。全区28所自主供餐中小学“数字食堂”监管平台投入使用,实现工勤信息和大宗食材采购数据100%线上同步。2025年5个月消费数据上传率达100%,省、市两级监管平台处理的预警信息和异常数据整改完成率均为100%。

“微管家+托管班”破解暑期带娃难题

暑期孩子们的照护问题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开发区·铁山区推出了“微管家+托管班”服务模式,让假期充满温情。

在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刘政村,会议室被改造成了孩子们的清凉学习地。暑假期间,农村家长常因务工、农活陷入“看娃难”困境,孩子的学习监管和安全保障成为急难愁盼。刘政村村“两委”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了暑假爱心托管班,并联系湖北师范大学云帆实践队,组织16名志愿者为71名孩子教授绘画、手工等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能学知识的好去处。会议室的“变身”,不仅提供了安全规范的学习空间,更通过集中看护让家长免除后顾之忧,得以安心投入生产。

托管班顺利开班后,因为孩子们上下课时需从临近的黄阳一级公路边经过,在湾组网格“微管家”队长刘元胜的提议下,村民自发组成“微管家”爱心护航队,轮流接送孩子。这支队伍没有烦琐的“规矩”,全凭一颗真诚的心。

刘元胜介绍道:“大家建了微信群,谁当天有事来不了,在群里说一声,当天值班的家长就会顺路接孩子。谁家忙得脱不开身,也不用特意打招呼,到点准有人把孩子送到托管班门口。”

7月上旬,气温高达37℃以上,但从托管班开课到结束,“微管家”们每天准时到岗,早上7时30分在村口等候孩子,下午5时30分在托管班门口送孩子回家,无人抱怨,也无人中途退出。“孩子有人管、路上有人送,我们打工更踏实了!”刘政村村民黄刚梅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干部下沉一线让群众少跑路

民生工作不仅要关注“少年事”,更要时刻牵挂群众的急难愁盼。针对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发区·铁山区积极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将精准帮扶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

章山街道五湖村村民彭东亮一家三口均患有疾病,近期因“社保卡线”问题无法申领低保。章山街道干部主动下沉基层,通过构建“入户核查+民主评议+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最终成功将其纳入保障范围。“原以为申请低保无望了,没想到街道干部如此尽心,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彭东亮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章山街道的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00余人次,帮扶困难家庭20余户,成功解决了污水管网建设、道路硬化、水利设施维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通过“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服务模式,将惠民政策送到了群众身边。

从“多头检查”到“一次到位”,从“舌尖安全”到“脚下平安”,开发区·铁山区以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引领,通过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实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推动民生服务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深化升级。(记者 张春玲 实习生 刘欢欢)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