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视野让“中国味道”共享海外红利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2-02-24 10:32]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水果热销东南亚,麻花澳洲卖断货……中新网记者近日在走访中了解到,当下正是各种“美味”出口的旺季,“中国味道”海外持续受捧。(中国新闻网2月22日报道)

  无论是三峡柑橘、重庆奉节脐橙、四川眉山爱媛橙等中国水果,还是卫龙辣条、魔芋爽、酸辣粉、重庆小面、重庆古镇陈麻花、浙江知味观点心、贵州老干妈、云南过桥米线、甘肃兰州拉面等中国美食,这些“中国味道”在海外持续走销受捧,不仅体现我国近年来狠抓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的卓越成效,也彰显中华美食文化的丰厚底蕴与魅力,既让国内众多食品、农产品出口贸易拓出一片“新蓝海”,又让更多海外客商共享红利。

  一方面,中国美食品类丰富,满足了不同地区华人及当地人的味蕾。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深度服务海外经销商,不仅提供产品支持还联合海外做营销推广。这是“中国味道”出圈的两大原因。但如何让更多“中国味道”走出国门,就必须在走深、走远、走实上下功夫。

  首先,秉承工匠精神,坚守质量关。“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颜色、味道的吸引力,更得有品质、安全的保障力。目前,国内不少地方所产的水果、特色农产品以口感好、品质优著称,但许多优势资源没有进行整合、品牌与地域没有紧密结合,生产标准、产品商标、地域标识尚未统一,这些都是亟待弥补的短板。因此,要下好“整合棋”、打好“安全牌”、唱响“特色曲”,在突出“生态”、“ 绿色”上着力,加快形成绿色种植和农产品食品加工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更多的“中国味道”筑牢外贸基本盘。只有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才会以优质、高端赢得海外市场,从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造福当地百姓。

  其次,规避“水土不服”,全面统筹海外发展。不同地域饮食习惯有所不同,也并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喜欢“中国味道”。所以,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框架下,“中国味道”要走出国门,就要去践行“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导思想,规避走出去“水土不服”而产生的疾患。也就是说,要占领海外市场,首先要了解当地民风民俗、饮食习惯,口味偏好,确立商品市场定位,真正做到接地气。如此,才能让“中国味道”真正受到当地民众的接纳和欢迎。

  当前,中国食品、农产品国际化发展仍面临着多重问题,包括中外美食文化差异阻碍其国际化进程、品牌形象建设薄弱、国外政策支持有限等。对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国味道”海外拓展,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树立创中国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的决心,从发展战略、人才输出、特色食材及农产品的出口、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扶,以国际视野做好营销等方面工作。(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