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一人12篇文章获奖,吃相太难看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3-11-02 10:3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近日,河南方城文联主办的文学艺术有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引发网友热议。名单显示,20余篇获奖文章中,有12篇系同一名作者。(10月31日《华商报》)

一场征文活动总共评出23篇文获奖章,结果征文活动的承办方方城县《裕州心声》编辑部工作人员有18篇文章获奖,杂志总编、副总编、主编、副主编、编委、策划全部榜上有名,人人有份。其中,《裕州心声》主编一人更是多达12篇文章获奖,超过总获奖文章数量的一半,不仅一、二、三等奖全拿了,就连鼓励奖也没放过。而且,连笔名都懒得取,一点也不避嫌。这无异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评奖的公平公正,俨然是靠比赛吃比赛,有奖征文活动已然沦为承办方的“内部福利”,吃相实在难看。

有奖征文活动评奖环节有猫腻,安排自己人获奖,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为了一点点奖金,像这么明目张胆地靠比赛吃比赛,公开践踏公平公正原则,丝毫不背人的,实在是罕见,真是应了退役足球明星范志毅那句“脸都不要了”。

文艺评奖容不得歪风邪气,只要是面向社会的征文活动,不管奖金有多高,也不论覆盖面有多广,公平公正是最基本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这是底线,也是常识。对有违公平公正原则的征文活动,必须旗帜鲜明地说“不”,对中间涉及到的假评选猫腻要一查到底,真正还文坛“风清气正”。目前,当地已经通报评选结果无效,并成立调查组,迈出了终结这场闹剧的第一步,值得肯定。

但是,要看到,这场以“清风”为主题,由纪检委主办的有奖征文活动,被玩得如此荒诞,归根结底是征文活动的制度设计出了问题。一般而言,这种有奖征文活动,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征文活动的公信力,基本上会设置两个条件,一是限制参与者的参评作品数量,二是实行回避,主办方、承办方的内部人员不能参赛。但在法律上,地方部门、企业举办的有奖征文活动不同于官方的文艺评奖,缺少相关管理办法、评委库规范,使得有奖征文活动缺失监管,设置哪些条件、具体怎么操作全由主办方、承办方说了算。

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有奖征文沦为“内部福利”闹剧再次上演,避免一些有奖征文变成暗箱操作的利益输送,关键是要完善文艺评奖、征文活动的制度设计,为评奖活动戴上紧箍咒。

(张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