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脸识别的准确率逐渐提高,适用在各种场景,比如门禁、景区、酒店、银行、安检等领域,大家都习惯了。然而,“刷脸”则意味着将自己的脸部信息交给了“刷脸”方,倘若发生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或将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乃至更严重的伤害。
这种担忧并杞人忧天。今年2月份,中央电视台就曾报道,陕西西安某公司的财务人员张女士与老板视频通话,老板要求她转账186万元到一个指定账号,张女士没有多想就按要求转账了,并按惯例将电子转账凭证发到群里,老板发现不对,及时报警,最终保住了156万元,损失了30万。
人脸信息作为主要身份验证手段的生物信息,对消费者的个人财产安全十分重要,特别最近这两年AI技术日益成熟,“AI换脸”的网络诈骗频现,西安的这个案例仅是其中之一。我们向来都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视频为证,大家的警惕心就会放松,网络诈骗成功率就倍增,绝不能再掉以轻心。
早在2021年,最高法就明确宾馆等经营场所滥用人脸识别属侵权。去年8月份,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也重申了这一点。大数据时代,国家加强了个人信息隐私,我们公众更应学会用审视的目光对待“刷脸”要求。
现实中,遍布各种场景的“刷脸”,都有必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严格清理、规范。上海出台规定,要求酒店保护旅客隐私,不得强制“刷脸”,这既是回应公众的关切,也开了个好头。窃以为,谁都该保护消费者的“脸”,所有存在强制“刷脸”的场景都应该认真反思,而不是止步于酒店。
(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