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不少学校开展了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有的通过国旗下讲话重温抗战历史;有的以年级为单位举行“讲抗战英雄故事”比赛;有的以班级为单位,用“唱抗战歌曲”的形式召开主题班会……这些学校分别以上述形式开启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既贴合时势,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与时代背景,又借助历史素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多元且深远。
开学第一课至关重要,其作用是为学生的思想、目标、行动定调。而定调往往需要从思想教育、品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等方面入手。这些教育的内容虽丰富多样,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始终是核心,不可或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我国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将“德”置于首位。何为“德”?首先是思想进步、品质优良。而思想进步、品质优良的核心,在笔者看来,便是具备爱国品质。一个不热爱祖国的人,难以称得上思想进步、品质优良。
爱国是国民最基本的素养,它意味着对生养自己的国家怀有感恩与回报之心,意味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道德价值高度认同。培养爱国情感需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做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唯有让他们从小热爱国家与民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充满希望、兴旺发达。
爱国教育可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开学第一课的定调尤为关键。选择以纪念抗战和反法西斯胜利为内容,对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自强意识,还能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做合格的接班人。(黄东升)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