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长江黄石堤防建设“最美风景”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1-09-09 08:3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长江滋养黄石

  □ 记者 梁坚义 见习记者 彭金/文 记者 张成/图

  大江奔流,昼夜不息。从筑堤防洪到生态保护,再到绿色发展,长江黄石大堤先后经历整险加固、大规模的改造提升和生态综合治理三个阶段。

  如今,瘦小单薄的堤防变得高大挺拔,残缺不全的平台变得宽阔厚实,光秃秃的河滩披上了新绿,曾经布满愁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黄石港江滩公园、西塞山上窑江滩公园、氵韦源口东湖江滩公园、黄石新港港口码头、黄颡口红色渡口、富池王曙滨江公园、半壁山古战场遗址……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长江之滨,鄂东南岸,黄石长江岸线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犹如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态新地标”,彰显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实力。

  >>治水除害 长堤固防成效明显

  向着大海的方向,从唐古拉山走来,向东海奔去。万古长江,过三峡,揽汉水,开启了76.87公里的黄石旅程。

  在历史的长卷中,古代的黄石无堤防、无涵闸,长江洪水肆虐无阻。有史料描述,洪水泛滥之时,江湖合一,漂没民房,舟行于市,溺死者众。

  堤防是抵御洪涝灾害的第一屏障。步入近代,尽管人们修筑堤防、涵闸,整治水患,但因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江河堤防千疮百孔,险象环生。

  据史料记载:“民国20年(1931年),大水,黄石港水位24.78米,江堤溃决7处,受灾人口24.3万余人。”

  沈家营堤上《凉亭山险段》碑文上还清楚记载着“1931年7月21日,长江沈家营凉亭山堤段溃口”的字样。

  那一年,大冶城区几乎全部被淹。保安樊口堤溃决,造成重大人畜伤亡。阳新江水倒灌,山洪暴发,18万多人口受灾。

  除水害、兴水利,治国安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定“治理河流、防治水患”的水利工作方针,致力兴建和整修加固堤防。堤防成为城市重要防洪工程之一。

  1950年2月,大冶、阳新1.8万群众和解放军两个团兵力一齐上阵,修复西塞山区华家屯至马家湾江堤,从而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堤防岁修。

  水情天下冠,治水天下难。1954年,黄石遭遇百年未遇特大洪水袭击,长江大堤全线溃口19处。市区先后发生大小险情62起。大冶城区水深6米有余。阳新出现特大洪涝灾害。

  长江海口大堤的海口闸,又名安澜闸,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后倾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原址重建。此后发生过多次险情。

  水情是最大的市情,堤防是重要的屏障。1954年的特大洪水后,黄石对长江堤防重新规划和整险加固,堤防抵御洪水能力大为提升。

  黄石港堤,因黄石港得名。该堤北起朝阳阁,南抵凉亭山,全长1346.56米,是黄石长江干堤重点险段。

  黄石港堤与沈家营堤交界处是凉亭山“两湖夹堤”。过去一遇汛期,就发生管涌、渗漏、裂缝甚至脱坡和塌方。后经多年的砌石护坡、灌浆治漏、栽花植草等一系列综合治理,不仅解决了堤防的“老大难”问题,还建成了湖滨花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出处。

  >>灾后重建 生态修复润泽民生

  洪峰的轮番冲击,大水前顶后涌。20多年前的1998年,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至今让黄石人记忆犹新。

  在惊涛骇浪面前,黄石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保住了长江大堤,夺得了抗洪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灾后重建32字方针。

  移民建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淹怕了”的黄石,按照“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整险堤防、加固支堤、更新堤闸、灾后重建、环境治理同步推进。

  1998年9月,水利基础建设工程指挥部挂牌办公;10月,鄂州电排站至凉亭山、西塞至富池堤路结合工程开工;1999年6月,卸矿机段险工整险工程竣工;11月,阳新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正式动工。

  2001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视察黄石,站在昌大堤上说:“要是沿江堤防都建成黄石这样,长江防汛就安全了。”

  2002年,原水利部下文批复《黄石长江干堤加固工程补充初步设计报告》。该工程工期3年,总投入3.1亿多元。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海口。”1998年,海口江堤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

  1998年大汛后,将海口长江大堤建成了国家二级堤防,7米宽的柏油堤面,并重建了风颈闸、苇山闸、海口闸,加固了海口泵站防洪闸、菖湖闸。

  5年间,海口长江大堤堤身平均加高1.5至2米,堤面加宽2至6米,内外平台加宽10至20米。

  阳新海口长江河道堤防管理段段长杨伟动情地说:“5年的工程量相当于原来20年的总和,谱写了阳新水利工程建设新篇章。”

  在长江和阳新富河交汇处,富池大闸连接长江富池江堤两端。因为年久失修,大闸附近发生过大面积散浸。汛期往往既要保堤,又要保闸。

  富池大闸1967年建成投入使用,其工程包括10孔水闸、1孔船闸和十四联连接刺墙。2001年,富池大闸进行整险加固,在保留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反向挡水工程。2016年,富池大闸实施了电气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安装了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闸站的“无人值守”远程自动控制和实时监测。

  阳新富池长江河道堤防管理段副段长刘国庆说,富池大闸的“大”,不光是我省长江沿线最大的长江防洪闸、阳新的“半条命”,更是有挡洪、排洪、灌溉、灭螺和航运等综合效益。

  >>与水偕行 绿色发展崭新画卷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和科学论断言简意深,重若千钧。思想引领前行,战略布局未来。从筑堤防洪到生态保护,再到绿色发展,长江大堤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新作为,让长江“黄金岸线”产生“黄金效应”。黄石大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净水、绿岸、洁产、畅流”四大行动。建设秀美长江,还江岸于民,专项整治长江岸线非法码头、泊位、砂站、堆石场、蔬菜交易市场;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更新、改造、升级防(分)洪闸、电排站、泵站;出台相关措施,投入专项资金,推进堤防岸线绿化美化,建设滨江公园、江滩公园,开建沿江大道;

  通行不再堵,放眼已碧波……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破解了黄石“临江不见江”的困局;建设沿江大道,串起长江岸线美景,结束城市“沿江不滨江”的历史。

  推窗见景、滨江乐江,惬意生活,沿江广大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愿望正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建起上窑江滩公园,搭上“旧城改造”的快车,西塞山区上窑社区居民站在自家阳台上看江景,下楼出门可逛江滩公园了。

  白露时节,秋水盈盈。新港园区氵韦源口镇东湖村江滩公园绿树依依,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新港园区氵韦源口镇东湖村支部书记姜维说:“水美,岸美,环境美,才是生活美。”

  水利兴、天下定,仓禀实,事业兴。黄石市河道堤防管理局堤防管理科负责人杨帆认为,只要找对路子,迈开步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从鄂州杨叶乡三峡村李家大户湾,到阳新富池镇上巢村天马岭,黄石长江堤防“一堤”“两闸”“两林”资产日益丰厚。

  黄石市河道堤防管理局局长陈祖谋解读:长江黄石大堤建成一级堤防28.27公里,二三级堤防30公里;建起了53座涵闸、交通闸,31座排涝站、泵站;栽植了4436亩江堤防浪林、防护林。

  日出江花红胜火,大江奔腾又一秋。站在鄂东长江大桥桥上,放眼远眺,万里长江逐浪东去,沿江两岸景致天成。

  新老党员感悟初心

  践使命 与时俱进

  城市一天比一天宜居了,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了……从党史中汲取营养,更加坚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西塞山区临江社区党员 邓平安

  悟初心 砥砺前行

  党的一百年,是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是艰苦奋斗振兴民族的一百年。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这些年,我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 ——黄石市环保局 曹阳

  鼓干劲 再创辉煌

  市政功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新的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引领下,我们更要拿出勇气、鼓足干劲,奋力开创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阳新县洋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程应平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 黄石日报社 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