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鄂黄黄”的历史渊源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2-09-21 09:33]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刘远芳

  近来,“武鄂黄黄”成为武汉都市圈高频词。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建设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这就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武鄂黄黄”将成为“武汉都市圈”乃至湖北省的优先发展区域。显然,鄂东四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为黄石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鉴往事以知将来。“武鄂黄黄”有何历史渊源?本文辑佚钩沉,为读者作一粗浅的梳理。

鄂王城城址

  武汉与鄂州

  要弄清武汉与鄂州的关系,先得知道武汉的来历及“武昌”与“鄂州”的关系。

  汉高祖六年(前201),析荆州刺史部南郡置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武汉(城区)在沙羡县境。

  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江夏郡治设于却月城,此即武汉城区最早的城池。南朝宋时,析荆、湘、江、豫四州置郢州,设州治于夏口城,郡治、县治亦设于夏口。隋统一江南后,改郢州为鄂州。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成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

  两宋时期,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简称湖广行省,别称鄂州行省,为全国10个行中书省中最大的一个。至元十八年,定武昌为行省治所。鄂州行省下辖鄂州、岳州、常德、兴国等30路。鄂州路后改为武昌路,下辖7县,江夏武昌是湖广行省、武昌路和江夏县的治所。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明末领江夏、咸宁、武昌(今鄂州)等七县一州(兴国州,领大冶、通山二县)。清初至清末,武昌府领江夏、武昌、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州、大冶、通山,计九县一州。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攻克武昌,宣布创立中华民国,建军政府。1913年,为纪念武昌(镇)首举义旗、革命成功,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27年1月1日,武昌、汉口、汉阳合并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同时是湖北省省会。

  1992年、1995年,分别撤销汉阳县、武昌县建制,成立蔡甸区、江夏区,为武汉市辖区。

  鄂州之“鄂”,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末年,已有鄂国存在,后南迁至今鄂东南一带。“鄂”作为地名,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偏后时期。《史记》载,当周夷王(约前885—约前878)时,熊渠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并立其中子红为鄂王。其后,熊红为楚王,传六世至熊咢。今大冶金牛镇境内鄂王城,即其王城故址。

  汉初,江夏郡所领十四县中有鄂县,今鄂州全境和大冶大部,皆在其境。鄂县县治在今鄂州城区。

  魏黄初二年(221),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今鄂州)。又分江夏郡东部设武昌郡,领武昌、沙羡、下雉、柴桑、浔阳六县,武昌郡郡治、武昌县县治皆设于武昌(今鄂州)。西晋初,武昌郡由荆州改隶江州,东晋建武元年(317),江州治所移驻武昌。是时,州、郡、县治所皆设于武昌。武昌为军政重地,名将陶侃、温峤、庾翼先后坐镇,留下“陶公柳”“贤庾乡”等地名或佳话。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梁朝时增领安昌县。陈朝时领武昌、鄂、西陵三县。南朝时期,州治偶有改变,而武昌郡治、武昌县治一直未变。

  唐武德四年(621),改江夏郡为鄂州。天宝元年(742),复改鄂州为江夏郡,六年后又改回鄂州。唐至德元年(756),设武昌军节度使,驻鄂州江夏,是为“武昌”地名西移之始。但有唐一代,武昌县治所未变。

  北宋至道二年(996),武昌县属荆湖道鄂州江夏郡,改归武昌军节度。次年改道为路,武昌县隶属荆湖北路鄂州江夏郡,仍归武昌军节度。南宋建立,升武昌县为武昌军使,次年再升为武昌军,稍后改寿昌军,领武昌本县,直属武昌军节度。端平元年(1234),废寿昌军,复武昌县,隶鄂州。三年后复为寿昌军,仍领武昌本县。军治、县治,皆在武昌。元代,武昌县隶属湖广行省湖北道武昌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攻占武昌,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武昌县隶武昌府。

  1913年3月废武昌府,并改府治所在地江夏县为武昌县,而将武昌县改为寿昌县,次年改鄂城县。

  1960年,改鄂城县为鄂城市,一年后复改县。1979年,市、县分设。1983年8月,撤销鄂城县和县级鄂城市,设立省辖鄂州市。

  综上可知,武昌与鄂州,都曾是省级政治军事中心;鄂州曾改名武昌,武昌曾改名鄂州,而且曾有反复,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名变迁史上都是罕见的。

  武汉与鄂州之间隔着广袤的梁子湖,这是两地区划分离的地理原因。

黄鹤楼

  鄂州与黄石

  两汉时期,今日鄂州的全部、黄石市区全部及大冶的大部,并属荆州刺史部江夏郡之鄂县。

  唐代,黄石市地在江南西道鄂州境内,分属武昌、永兴二县。武昌县的主体部分,就是今日鄂州。

  唐末,藩镇坐大,各据一方,版图分裂为“五代十国”。乾宁二年(895),杨行密割据淮南,肇建吴国,史称杨吴,武昌县、永兴县在其辖境。唐天祐二年(905),杨吴名将秦裴在永兴青山地区开采矿石,并设置“青山场院”管理采冶之事。辽天显十二年(937),徐知诰(李昪)废吴王,建大齐国。升元三年(939),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武昌、永兴均在南唐境内。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鉴于青山地区及其周边蕴藏着丰富的铜铁等金属矿藏,在割据时代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主李璟将青山场院升格,并划武昌县南部三乡(今汀祖、花湖、碧石渡、泽林等地)归其管辖,单设一县,定名大冶,青山场院治所改为县治。

  自其时至今,历千年有余,大冶县名未变、县治未变。2017年,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据此确认大冶为“千年古县”。

  1959年1月,大冶县由黄冈专区改隶黄石市。1996年12月,阳新县(明清时期与大冶同属武昌府)由咸宁专区转隶黄石市。

  今日黄石,辖四区、一县一市,四个城区在1949年以前皆为大冶辖地,阳新县大致相当于南唐之际的永兴县。

  宋、元、明、清时期,武昌县、大冶县同属武昌府管辖,各自的区划几乎没有变化。大冶自县城北至泽林嘴武昌界为70华里,西至杨桥堡武昌界为50华里。

  1955年11月,大冶县第五区(汀祖)12个乡、第九区(碧石渡)的21个乡,共33个乡划归鄂城县;鄂城县第十区(晏公)、第十一区(谈桥)的35个乡和金牛镇划归大冶县管辖。1958年1月,鄂城县花湖乡方家墩一带永华九社(77户)划归黄石市管辖。

  198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湖北省地市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国函字〔1983〕164号)文件,其中明确:“将鄂城县的杨叶、花湖公社划归黄石市管辖。”

  弄清了鄂县与武昌、大冶和武昌与大冶之间的关系,就大致明白了黄石与鄂州的历史渊源。

鄂州观音阁 陈凌志 摄

  武汉与黄冈

  如前所述,今日武汉市,主体是明清时期的汉阳、武昌二府辖地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包括武昌府的江夏县,汉阳府的汉阳县、黄陂县、沔阳州(治今仙桃市沔城)、夏口厅(治今武汉市汉口西);1983年新洲县划入武汉市。武汉市下辖江汉、汉阳、武昌、江夏、黄陂、新洲等13个区和若干开发区。

  今日黄冈市,秦代其市地之大部在衡山郡境内,汉代属荆州刺史部江夏郡和扬州刺史部庐江郡。其中,黄州、蕲春、红安、麻城等地属江夏郡,罗田、武穴、蕲春之一部和黄梅县属庐江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分江夏郡置蕲春郡,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市地之一部先后分属弋阳郡、蕲春郡、武昌郡、庐江郡,市境曾设巴州、衡州、罗州。

  隋大业三年(607),改黄州为永安郡,治所在今新洲境内(时属黄冈),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改蕲州为蕲春郡,治所驻蕲春,辖蕲春、罗田、浠水、蕲水、黄梅5县。黄冈市地基本在永安、蕲春二郡辖境。唐宋时期,市地分属黄州和蕲州。

  明洪武元年(1368),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同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降蕲州府为州,与黄州府同属湖广布政司。十一年,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属黄州府管辖,自此蕲州与黄州合二为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割麻城、黄冈、黄陂各一部创置黄安县(今红安)。至此,黄州府下辖黄冈、麻城、黄陂、罗田、黄安、蕲水、广济、黄梅、蕲州,计八县一州。

  清承明制,唐熙三年(1664),蕲州不再辖县。雍正七年(1729),黄陂县划入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今浠水)、广济(今武穴)、黄梅、蕲州(今蕲春),计七县一州。

  1949年春,市地各县相继解放,合并为黄冈区,行政公署驻浠水,7月迁黄州。黄冈区辖黄冈、麻城、罗田、英山、浠水、蕲春、广济、黄梅8县。1951年6月,分黄冈县西部置新洲县,1983年新洲县划入武汉市(1998年撤县设区)。1990年12月,撤黄冈县设黄州市,仍隶黄冈地区行署。

  1996年5月,黄冈地区和黄州市撤销,设立地级黄冈市,治所驻黄州,同时撤销黄州市,分置黄州区和团风县。

  今日黄冈市,下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计一区二市七县,另辖一个龙感湖管理区。

  综上所述,武汉市与黄冈市的关系,大致而言就是汉阳府与黄州府的关系,二者在历史上建置分明、纠葛很少,只是新洲地域(原黄州府黄冈县之一部)被划入武汉市。

  黄石与黄冈

  黄石与黄冈二市同属鄂东,以长江为天然界限,隔江相望。

  秦代,黄石、黄冈同属衡山郡。两汉时期,两市的大部分地域同属荆州刺史部江夏郡。

  三国时期,黄冈属吴国扬州蕲春郡,黄石属吴国荆州江夏郡,二郡以长江为界。西晋时期,两地仍大致以长江为界,黄冈大部属豫州弋阳郡(唯黄梅属扬州庐江郡),黄石属荆州武昌郡。南北朝时期,两市同属郢州。此后所属屡变,但直至清末,两市基本以长江为界,界限分明。

  明初,黄冈分属黄州府、蕲州府管辖,洪武十一年(1378)起,黄冈、蕲春等七县和蕲州,并属黄州府,称“黄州八属”。1932年10月,英山县从安徽六安划入湖北,后属黄冈。明清时期,黄石市地属武昌府管辖。

  1949年5月,大冶县解放,大冶专区成立,专员公署驻大冶,辖大冶、鄂城、崇阳、通山、通城、咸宁、武昌、阳新8县。1951年7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原沔阳专区所属嘉鱼、蒲圻2县划入大冶专区,大冶专区辖10县。

  1949年6月,划大冶专区之大冶县东北一部,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下辖石灰窑、黄石港两个集镇及铁麓、申五、长乐、下章四乡,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管辖。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核准黄石建市,湖北省首个省辖地级市就此诞生(武汉当时直属于中南军政委员会)。

  1950年7月,蕲春县江南属地牯牛洲划入大冶县,棋盘洲、李家洲划入阳新县。1951年9月,蕲春县属湋源口下街东湖一带划入阳新。

  1951年7月,划长江以北与黄石市区隔江相望的散花洲(明清时属蕲州卫,今属黄冈浠水)之一部,设立江北农场,归黄石市管辖,今为黄石港区江北管理区(江北工业园)。

  1952年1月7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撤销大冶专区,大冶、阳新与鄂城一起划归黄冈专区管辖,其他7县划入孝感专区(后分属武汉和咸宁)。1959年2月和1965年7月,大冶县和阳新县分别由黄冈专区划归黄石市和咸宁专区。

  从黄石港、道士洑的集镇和码头形成之时起,江北浠水、蕲春等地与江南大冶的黄石港、石灰窑等地的联系就逐渐增多,黄石建市后联系更加紧密。黄石是移民城市,移民主体来自黄冈,同时由于离省会武汉较近,在语言上亦受其影响。江北方言和武汉方言的结合,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石(城区)方言。

  1995年和2010年,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和鄂东大桥相继建成通车,黄石与黄冈的互通互联更加方便,黄石与黄冈及浠水多次商讨联合开发散花洲,但囿于区划分割,至今尚无实质性进展。

  黄冈与鄂州

  历史上,黄冈与鄂州的关系也比较明晰,二者同样以长江为天然分界线。两市城区隔江相望,是中国当今城区距离最近的城市。鄂州市的面积不到黄冈市的十分之一,但2019年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黄冈市的2.5倍。

  自西汉至今,虽然鄂州的名称和隶属关系屡有变易,但自南唐至今,管辖范围基本未变。1913年,武昌县改寿昌县,次年1月改鄂城县。

  1958年3月,湖北钢铁厂在鄂城兴建,1960年改称鄂城钢铁厂。同年11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通过,撤销鄂城县,设立鄂城市,次年12月撤市复县。至1979年,鄂钢成为湖北省重点支持企业,与鄂城县平级。同年11月,从鄂城县划出城关镇及附近农村的5个生产大队,成立鄂城市,自此县、市并存,同属黄冈地区。

  1983年8月,撤销鄂城市、鄂城县,以原鄂城市、鄂城县(葛店、杨叶、花湖公社除外)和黄冈县的黄州镇合并,成立省辖鄂州市,下设鄂城、黄州两个区和华容、梁子湖等四个派出区。鄂州成功升格后,于1987年5月撤销黄州区,恢复黄州镇,归还给黄冈县。

  1999年10月15日,鄂黄长江大桥动工兴建,2002年10月通车运营,自此,鄂州市与黄冈市之间有了更便捷的交通通道。

  综上所述,“武鄂黄黄”同属鄂东,山水相连,风土相近,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主要是因为长江和梁子湖的阻隔,才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而如今地理空间和交通已经不再是制约鄂东四市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相信未来“武鄂黄黄”将携手共同书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