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两口回阳新山村筑梦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2-09-23 09:53]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本报记者 曹中江/文 吴建新 张征兵/摄

  阳新县白沙镇同斗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坐落在父子山下。一片绿树掩映着一栋与众不同的小楼房,墙上缠绕着爬山虎,点缀着紫藤花,像一座童话小屋。

  昨日早上6点,在鸟鸣声声中,罗涛和妻子李杰起床了,简单洗漱后,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香味,罗涛的妈妈已经做好了鸡蛋面条。李杰叫醒5岁的儿子溪溪。一家人吃完早餐后,罗涛和李杰牵着溪溪的手,将他送到村口,等幼儿园的校车来接。

  罗涛1991年出生,李杰比他小一岁,两人均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今年是他们回乡的第6年。归于山野,隐于天地间。然而,他们的归隐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6年里,他们修缮了家园,成家立业,在追寻绿色田园梦的路上,披荆斩棘。他们沉醉于自然的美好,同时为环保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开了古法植物染坊,他们研发的环保购物袋、有机棉植物染床上用品、长袖短袖睡衣、棉纱盖毯、手帕、毛巾等在网上热卖。他们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支持下,计划扩大规模,吸纳村里的富余劳动力,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1

  “在上海干得好好的干嘛要回农村?”

  2016年6月底,罗涛带着未婚妻李杰从上海回到阳新,受到罗涛爸爸罗光月、妈妈王林珍的热烈欢迎,他们用丰盛的饭菜来款待准儿媳。饭后,罗涛说:“我俩辞了职,想回农村成家立业…… ”罗光月不等儿子说完,大声说:“你们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在上海干得好好的,干嘛要回农村?别人都从农村往城市跑,你们却要往乡下跑,书都白读了?”王林珍也不理解儿子和准儿媳的辞职行为,认为他们太冲动。

  罗光月是农民工,在建筑工地打工,这些年好不容易攒钱和罗涛妈妈一起把以前在阳新县城买房的钱还上。大儿子有了出息,小儿子正在华中科技大学上学,成绩也很不错,他以为熬出了头,心里正美着呢,谁知罗涛竟要回来创业,让他气恼。

  罗涛和爸爸吵了一个星期,李杰在一旁流泪,妈妈王林珍心软了,便劝丈夫罗光月:“既然两个孩子铁了心,就让他们试试吧。”罗光月无奈地点头。

  原来,罗涛和李杰2015年从湖北美院毕业后,双双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做彩绘师,工作稳定,收入高。但李杰热爱自然,崇尚绿色环保的生活,她经常听罗涛讲阳新老家是如何美丽,空气是如何清新,就动了心。她提出回阳新老家安家立业,罗涛一听大喜,说:“正合我意。”

  说起来,罗涛和李杰的恋爱故事挺浪漫的。

  大学的第一年国庆节假期,罗涛和李杰都留在校园,未回老家。李杰到好朋友周亚莹的画室玩,看到一名男生正在练楷体书法:“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这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最出彩的一句。恰好,李杰也是诗歌爱好者。这名男生就是罗涛。

  李杰正和周亚莹聊着,罗涛突然说:“你说话的声音真好听!”李杰笑了。

  李杰注意到,罗涛的个子不高,但一双大眼睛很有神。

  两人就此认识。湖北美院就在汤逊湖边,风景很美。两人一起去湖边拍照、写生;一起看夕阳、看晚霞,看雨后彩虹。

  李杰的老家乃重庆市铜梁区福果镇荷香村,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罗涛和李杰带着工作赚来的十多万元积蓄回阳新后,说干就干。那天,罗涛、李杰和妈妈回到同斗村,去看老房子。他们穿过祠堂,用镰刀砍开一人多深的杂草,看到老屋已经垮塌。但李杰看到旁边是小山和树林,很欣喜:那里有三棵百年香樟树,一排杨槐树,一大片竹子。还听到鸟鸣声。而且,不远处是父子山。

  罗涛和李杰决定在老屋的地基上重建一栋房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家和创业基地。

  2

  “童话小屋”里筑梦

  罗涛和李杰共同设计并请人一起建造这座“童话小屋”。当时,他们借住在叔叔的老房子里,因长期无人打理,里面特别破旧,没有门,没有厕所,也没有水;只能借用别人家的厕所,水也是从别人家的井里提来的。因房子结构造型复杂,很多方面需要李杰和工人师傅沟通。罗涛呢,和师傅们一起扎钢筋、砌砖、粉墙,自己动手,力求完美。因老房子太潮湿,每天晚上,两人都从下面老房子走到高坡处邻居家的房子睡。

  2017年1月,两人领了结婚证。同年底,儿子溪溪呱呱坠地,给小两口增添了无限喜悦。

  一年多后,他们一家搬进了“童话小屋”。

  回村之初,他们就思考如何把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创业中,融入到乡村建设中。一次偶然的机会,黄石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一名队员和村干部找到他们,希望他们为村里做美丽乡村规划,小两口欣然答应了。因考虑到在大学期间并未接触过乡村规划,他们决定出去学习考察。

  在贵州,机缘巧合,他们认识了一位苗族女青年艳梅姐。她身残志坚,在贵州做蓝染和刺绣工艺,是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在那里,他们体验了古法植物染。两人还动手染制了一条围巾,觉得非常神奇、有趣、自然。就这样,古法植物染就在两人心中扎了根。艳梅姐给他们介绍了一位正在做乡村规划的梅子姐。他们在梅子姐的染坊里认真学习了植物染知识,而梅子姐也向他们学习版画知识。原来,版画能够很好地和植物染结合,这让他们对植物染有了更深厚的情结。后来,在疫情期间他们看了很多关于环境问题的纪录片,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决定创立全环保品牌。

  回到家乡,他们所在的地方并没有染坊,想要建一口蓝染缸,非常困难。折腾了两个月,失败了,所有的染料都没用了。但他们没有放弃,又建了一次。找到原因后,每一个步骤他们都非常小心, 还让梅子姐寄来了他们染缸里的母水,这才成功了。

  蓝染液十分金贵,每天都要护理,让它“喝”纯粮食酒,“饮”草木灰水,染一段时间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快入冬了还需要给它包棉被保温,这样它才会给纯棉布染上深邃的蓝色。因此,他们把蓝染液叫“蓝宝宝”。

  他们首先研发的产品是环保购物袋。这是一款可以随身携带,能随时替换塑料袋的环保布袋。采用有机认证的纯棉布,传统的古法植物染色、环保的内外包装,将每一处细节都用心做到环保与健康。

  随后,他们研发了有机棉植物染床上用品,也深受用户欢迎,回头率很高。

  他们虽远离人群与喧嚣,但也不会无聊。闲暇时,他们在窗前静静地看看书,听听音乐,去后山与田野间散散步、吹吹风、拍拍照。

  3

  期待“染”出一片天,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记者走进“童话小屋”的前院,只见里面种着桃树、李树、梅树、桂花树等。

  走进室内,只见堂前放了一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脱漆老木桌,木桌上一个老罐子插着荷花、荷叶与莲蓬,与墙上的字画相得益彰。“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八个字映入眼帘。右侧是一个大客厅,客厅里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吧台,和长长的老榆木桌。而墙则是裸露的水泥墙,再涂上色彩,如此搭配起来,有一种原生态的稚拙美。

  二楼有一间面向后山的书房,葱郁的山林,斑驳的光影,让人一走进房间便感到清爽。

  三楼有一间星空房,是专门为客人准备看星星的房间。李杰介绍,大大的手工木床正好落于大大的天窗之下。夜幕降临,晴天时,只要一躺下,漫天的星辰便映入眼帘,闪闪动人;雨天时,也可感受淅淅沥沥的雨点洒在眼前,安静地听一段雨与叶、雨与窗的美妙交织。要是幸运,夜半的皎月路过天窗,清幽的月光洒满床间,梦幻而恍惚,悠悠地,在月光的柔情里忘记了时间,浅浅地做一场诗意的梦。

  走入后院,屋檐下有一个小小的玻璃暖房,罗涛说是为他们的蓝染缸而建。因蓝染缸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才能工作,到了冬天天气太冷,活性就不太好。为了能在冬天也能正常染布,他们为“蓝宝宝”搭建了这个暖房,同时家人们冬天也可以取暖。再往后走,在一棵高大的枫杨树下,有一个乘凉的地方,通常孩子们喜欢在这里玩沙,做泥塑。旁边还设置了一个热染区域,平日里罗涛和李杰在这里烧火染布。热染区有一个土灶,几口大锅,还有一个较高的晾晒台,以便晾晒布料。

  古法植物染纯属手工,从原料采摘到洁净打碎,再到熬制染色,工艺复杂,需要大量人手。如果在利用乡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古法植物染工艺,让乡村闲置劳动力加入进来,必能提高效率,并解决乡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同斗村有茂密的丛林,生长着许多天然的染制材料,如枇杷树、柿子树、艾草等。9月15日,黄石市税务局驻村干部刘恒辉找到罗涛、李杰,说已和村里商量好了,计划在山上划出260亩种枇杷、柿子等果树,还计划建厂房,做产业基地,支持他们把环保事业做强做大。

  村党支部书记柯志华说:罗涛、李杰两位大学生回乡创业,我们全力支持。他们有文化修养,见多识广,做的是环保产业,有发展前途。村里今年专门为他们申报了一个生产车间,将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原材料的种植、采摘、加工等。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争取扶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