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诗武客串公交“调度新手”
扫码看视频
5月7日14时40分,黄石港万达公交枢纽站内,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邵诗武走进一辆20路公交车,擦拭后视摄像头的玻璃罩后,又转身摸向安全锤的卡槽,最后把车上的窗帘拉了下来,以防太阳直射乘客——这一天,他要“一人分饰三角”,在安全员、普通乘客、调度员的角色间无缝切换,用脚步丈量公交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14时52分,邵诗武拿着公交卡刷卡上车,选了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前座一位中老年乘客刚坐稳,他便探过身:“师傅,您经常坐这趟车吗?”聊起乘车体验,乘客的话匣子一下打开:“现在电子屏实时报站确实方便,如果早晚高峰等车的时间能再缩短点更好了。”邵诗武掏出笔记本,快速记下“发车间隔优化”,又追问道:“您觉得定制公交对咱老百姓实用不?”乘客思索着说:“要是能开通到医院的专线就好了,家里老人看病转车太麻烦。”说话间,公交车在老虎头站停下,邵诗武跟着人流下车,掏出手机打开“掌上公交”小程序,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车辆实时位置、到站距离都标得清清楚楚,就是跨区线路的换乘指引还能再明了些。”
16时许,邵诗武走进百花基地公交智能调度中心,400多辆公交车的实时轨迹在电子屏的地图上闪烁。邵诗武盯着屏幕,听着工作人员讲解:“这个红点代表车辆超速,黄色是即将到站……”一番了解学习后,邵诗武穿上工作服、坐在调度员的工位上,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运行速度,处理驾驶员突发需求,协调司机发车顺序,客串起了“调度新手”。当看到杭州东路上部分站点距离较近且经常无人上下车时,他提出:“能不能把这类停靠站点设成‘响应式’?有人按铃再停,既节省时间,又避免空驶。”转眼间,他的本子上又多了几行字迹:“精细化调度要对接百姓真实需求……”
一场体验下来,邵诗武的笔记本上记上了20余条乘客建议、11处流程细节。“坐在办公室想问题,不如跟着公交车跑一圈。”他感慨道,通过深入一线收集问题建议,可以精准找出公交服务中的问题短板,后续将出台针对性强的优化措施,让公交出行成为更贴心、更便捷的民生保障。
邵诗武在体验日记中写道:“这次角色换位跑,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与认知革新。当以安全员、乘客、调度员的视角去感受公交服务,才惊觉办公室里的报表数据与现实场景存在不小差距,而群众的需求就藏在每一次发车检查、每一段车厢对话、每一次调度指令中。扮演安全员让我切实体会到安全责任的分量;作为乘客与市民交谈,直面了各种诉求;客串调度员,更让我明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这些真实的体验,让我深刻意识到,交通服务工作容不得半点‘纸上谈兵’,唯有扎根一线,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着力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出行网络。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以此次体验为重要契机,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科学研判线路优化可行性,将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公共交通服务提升的“幸福清单”。同时,积极探索跨区域公交线路协同优化,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衔接,提升黄石在武汉都市圈中的交通枢纽地位。(记者 罗炜/文 郭晓丹 彭冰洁 陈靖宇 摄/视频)
编辑:陈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