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廖巍巍
遇见一座桥,爱上一座城,在磁湖湿地公园,不用等下雨天,也能邂逅最美的“彩虹”。
全长463米的磁湖湿地公园人行观光桥,嵌入式安装了1600余套LED灯带。每当夜幕降临,观光桥瞬间变身绚丽的“彩虹桥”,漫步其上,光影迷离的公园风景一览无余,市民游客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它见证了在这片黑臭水体上,一座生态公园的蝶变新生。
黄石,百湖之市,因为“水”,城市有了灵气;因为“桥”,生活有了诗意、多了便利——
杭州西路尽头,崭新的肖铺立交桥上车行如风,曾经的交通堵点,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风景;苏州路东延伸线上,磁湖大桥施工现场,浇筑桥墩的大型泵车来来往往;黄石大道上,上窑高架桥的施工异常繁忙;发展大道上,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工程全面起势;大泉路上,各处兴建高架桥的地段,竖起了高高的围挡……
不论是交通桥,还是景观桥,都是架起美好生活的幸福桥!
跨度,每一米都是凯歌突进的路
作为城市的湖心路,深秋的杭州东路一如既往的美,路上的两座桥梁下,磁湖碧水潺潺,周边风景如画。
据记载,杭州东路的兴建经过了一个较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为了方便老城区与团城山两地交通,开始规划修路,当时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是跨湖段全部建桥方案;另一个是路桥结合方案。最终,路桥结合方案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
1979年,开始建桥,桥的设计方案又有两种:一种是建平桥,再一种是建拱桥,后结合到江浙考察的发现和美观性的考虑,决定建双曲拱桥。1980年9月份建成了杭州东路上的第1座桥——碧水桥;1981年4月份建成了第2座桥——长虹桥。
重新丈量时间距离、改造时空格局,黄石城市桥梁的建设步伐,由此发轫。
翻阅《黄石市地名录》,一条黄石城市桥梁建设的时间线跃入眼帘:1986年10月,黄石上窑立交桥新桥建成通车;2004年1月,李家坊高架桥竣工通车; 2011年7月,谈山立交桥暨谈山隧道通车;2016年8月,月亮山隧道、陈家湾高架桥竣工通车……从几十米的碧水桥到3080米的谈山立交桥,每座桥的创新与突破都一一记录在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更是新时代黄石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2018年9月30日,迎宾大道立交桥全线通车;2021年9月28日,黄石有轨电车正线配套道路立交节点工程——磁湖路跨线桥试通车;2022年8月12日,黄石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配套道路立交工程杭州西路路口上跨立交试通车……
步履不歇、凯歌突进,据悉,目前正在施工的黄石大道上窑高架桥工程、桂林南路立交桥工程,计划在今年底前建成通车;磁湖大桥年底前将完成6座桥墩基础和2个桥拱拱座拱圈施工;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高架桥工程也在快马加鞭推进之中……
一个个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从不同维度镌刻下黄石发展的跨度,为城市进步注入绵绵不绝的生机活力。
速度,每一秒都是畅通无阻的路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黄石桥”,让市民出行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让运输服务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让民生愿景逐渐变成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
迈上陈家湾立交桥,越过黄荆山,接通大冶湖,直通阳新城,繁华触手可及,归途不再漫长。黄阳一级公路让黄石市民周闵实现了天天回家的愿望。
周闵家住黄石,黄阳一级公路未建成前,他只能走大冶,经浮屠一线前往阳新上班。由于路线长、通行慢,驾车需要近两个小时,所以周闵往往十天半个月也难得回一次家。
2016年8月,月亮山隧道、陈家湾高架桥竣工通车;2017年10月,黄阳一级公路正式通车。自此,黄石至阳新城关的距离由过去的68公里缩减至42公里,两地半小时交通圈形成。依托陈家湾立交桥、大冶湖特大桥等重要节点工程,黄阳一级公路不仅串起了黄石城乡一体化的大城梦想,也实现了周闵天天回家的小小愿望。
“现在每天上下班我基本都驾车出行,来回也就一个多小时,可以天天回家照顾老人生活、辅导孩子学习。”周闵说,这既是一条快速路,更是一条民心路、筑梦路。
这正是路和桥的魅力,它跨越的是地理阻隔,加快的是人员、货物等要素的高效便捷流通,实现的是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
挖掘机轰鸣,推土机穿梭,位于下陆区发展大道的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正酣。
这块面积达4500亩的“黄金宝地”,是黄石城区最大的一块连片开发地块,四周浅山环抱,林木葱茏,通过广州路西延线,5分钟便可到达团城山万达商圈,正在实施的大广高速东方山互通高架桥工程,将此地到花湖机场的车程缩至15分钟。
利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金字招牌,抢抓连接花湖机场带来的机遇,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落户下陆。“这里毗邻万达、居然之家等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机场工作人员理想的安居地,也是新经济创业者的乐土。”该园区负责人兴致勃勃地说。
温度,每一步都是方便出行的路
一桥通而百业兴,一路达至万民福。一座座桥梁跨度的背后,都是可触可感的民生幸福。
清晨,团城山万达广场员工郑鑫从黄石港区出发,乘坐现代有轨电车上班。“杭州西路路口立交桥建起来以前,在肖铺路口堵个20分钟是家常便饭,为了上班不迟到,我曾连续半年舍近求远坐17路公交车上班,每天在路上要多花一个多小时。”郑鑫说。
如今,有轨电车可毫无阻滞地从杭州西路路口立交桥下通过,他再也不用提前半个小时出门,有了更多时间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
一个人的喜悦,也是一座城的欢喜。
“路通了,物流人流也通了,生意应该会好起来。”眼见身边的上窑高架桥竣工在即,上窑小商品市场的店铺老板陈丽丽难掩笑意。
上窑小商品市场,被誉为黄石人的“小汉正街”,黄石大道上窑段也成为了黄石城区最堵的地方之一。2021年,西塞山区利用改造老旧小区的机会,对上窑小商品市场进行整改。去年,西塞山区先后在此举办2022年年货节暨上窑商贸街开街仪式、“乐购开学季”文具节等促销活动,让老街再现繁华。
而如今即将竣工的上窑高架桥,让上窑小商品市场的众多商户又一次喜上眉梢。该工程在黄石大道上窑段原有的地面双向四车道的基础上,新建一座双向四车道高架桥,桥梁建设完工后,能极大缓解此处的交通压力。据悉,目前工程正在进行桥面钢箱梁吊装及混凝土箱梁浇筑工作,下月桥梁主体结构可完工,预计今年底将正式开通。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许多人行天桥崭新亮相,不但成为协助行人穿越马路的城市立体风景,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合理、安全的出行环境。
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幸福的滋味。武汉路人行天桥、天津路人行天桥、京华路人行天桥、胜阳港人行天桥、广州路人行天桥、苏州路人行天桥、迎宾大道人行天桥、老虎头人行天桥……如今一大批人行天桥分布在城区的学校、医院、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区,市民往来的路也因此越来越短、越来越畅、越来越安全!
“桥”见发展,大道如虹天地宽;“桥”见幸福,美好生活跨步来。我们期待,不断大步跨越的“黄石桥”,为这座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