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元素入选初中地理教材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5-02-28 08:36]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教材里关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介绍

“我们的矿山公园入选七年级地理教材啦!”新学期伊始,黄石七年级学生在课本上有了新发现。

26日,这则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网友们纷纷为家乡黄石点赞。

那么,黄石元素为何能被写入教科书?有何意义?27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网友为家乡黄石感到骄傲

26日,《骄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和长城故宫一起入选教材!》的推文在朋友圈中转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入选中图版七年级教材。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出现在中图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第26页。材料以《生态修复让废弃矿山重现生机》为题,展现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卓越的复垦成果。

黄石的名片登上教材,网友们为此点赞叫好。网友“点石成金的城市黄石”说:“国家矿山公园,黄石骄傲!”网友“优雪麻麻”说:“‘亚洲第一天坑’就在黄石,欢迎大家!”网友“A悦读”说:“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真的很震撼!”

黄石十六中706班学生程嘉毅在铁山长大,见证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植被日渐茂盛,城市空气越来越洁净,切身体会到生态治理对于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程嘉毅说:“在课本上看到熟悉的家乡,特别开心,特别自豪。”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假期要带上课本,和家人一起去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游玩、学习。

教材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相较于2012版教材,新教材在章节‘矿产资源与工业’中增加了‘环境污染与治理’板块,并针对‘三废’问题提出合理化措施。”黄石十六中地理备课组组长李婷告诉记者,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案例就是对教材中“三废”处理措施的成果化展示。

在备课过程中,李婷提前观看相关纪录片,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历史背景与环境污染治理知识相结合,使课本知识点“本土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地理课程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优质载体,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树立人地协调观。”黄石市教科院中学地理教研员李晓指出,选取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典型案例,与教材中“矿产资源、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与治理”这一主线契合度较高,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体现。

李晓说,此次教材改革有利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和态度根植于学生心中,让生态文明教育实现从教材认知到实践验证的转化,同时激发黄石市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资源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持课本可享免票探访

记者还获悉,为鼓励学生实地研学,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于2月26日发布通知——即日起,学生持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至景区可免门票(团队除外)。

“欢迎全国莘莘学子来打卡,带着课本走进现实,感受什么是‘地大物博’的中国,感受黄石的无限魅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市场营销部经理饶庆介绍,学生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人类对自然破坏后的补救措施,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的过程。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市场营销部部长陈巧表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入选教材,既是对黄石悠久矿冶历史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生态修复工作的肯定,让我们倍感鼓舞,也激励着我们进一步做好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记者 邱美依 文/摄


编辑:徐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