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战 三峡壮歌

来源:[东楚网] 日期:[2025-09-02 11:2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读叶梅最新长篇小说《神女》

陈智富

(本文发表于《中国民族》2025年8月刊)

抗战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绝地逢生的悲壮历史。抗战文学及影视剧在当代一直经久不衰。长江大抢运、石牌保卫战等三峡抗战大事件以及三峡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英雄壮举,为争取抗战最终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生长于长江三峡地区的作家叶梅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神女》,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作为叶梅创作生涯中的重要力作,《神女》思想内涵丰厚,语言精准传神,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塑造饱满立体,艺术水准精湛,整部作品读起来厚重、灵动而深情,令人荡气回肠。作品既真实还原三峡抗战历史、讲述三峡儿女传奇故事,又细腻描摹巴风楚韵、浸染长江文化特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值得向广大读者推介。

一段致敬悲壮时代的英雄传奇

《神女》主题宏大昂扬,故事线索交错并行,语言晓畅有韵味,人物众多鲜明有个性。小说以长江文化、三峡文化、屈原文化为思想人文底色,全景式再现1933年到1945年间长江中上游三峡人民的壮阔抗战历史与宏大社会图景,生动地重温了长江大抢运、巴东大轰炸、石牌保卫战、护送国宝等史实,倾情讲述了奇女子凤娘及覃九河与覃佑蛟、覃远蛟、覃义蛟、覃玉蛟二代船帮风云人物等峡江女儿在民族危难关头的英雄壮举,全面展现了上至高官、战将、商界大佬,中至县长、民团、兵匪,下至船工、纤夫、小摊商贩以及其他底层百姓等各色人物的真实生活场景及坎坷波折的命运,堪称一部致敬悲壮时代的英雄传奇。

于细节处求索,真实还原三峡抗战历史。在动笔之前,叶梅曾一次次回到三峡,先后在重庆、巫山、奉节、巴东、秭归、宜昌等地搜集资料,寻访遗迹,凭吊烈士,遍览鄂西恩施、巴东、宜昌、秭归以及川东重庆、奉节、巫山等地县志,在历史真实书写方面极为严谨。小说中写到巴东县城被日军飞机轰炸51次以及废墟中百姓呼号的场景,覃义蛟驾驶白木船往返于宜昌与汉口、冒着日军飞机与炮火轰炸危险、日夜不息无偿抢运物资的壮举,石牌大战的残阳如血、秋芳和地下党对“山鬼计划”的驰援等细节,都来自当地的真实历史。大巴山、东口、官渡口,面向大江的参差错落的吊脚楼,峡江风情次第铺展。窈窕的凤鸟注视人间苦难,善良的凤娘为了保全心爱之人、自引匪人追杀、走投无路时跃入大江,被拥有一双风里来、浪里钻的鹞鹰眼的信陵船社三船主覃义蛟冒险救起,两人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传神地书写被悲壮时代推着前行的英雄传奇。覃义蛟天生带有山里土家族人勇武刚强的基因,在时代关口守住了民族大义,升腾起朴素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演绎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生,最终淬炼成抗日英雄。在家族事业与民族大业之间,在危难与拯救之间,他懂得割舍,行事果敢,甘于奉献,舍生忘死。在长江的险滩,在清江的激流中,覃义蛟多少次纵身跃入江水中而奇迹生还,始终守信义识大体,赢得陆先生的信任,自愿担负起抢运国宝文物的使命。覃义蛟这一典型人物的刻画,是致敬三峡抗战时期的无数普通劳动者。

细腻地描摹全民抗战历史长卷。小说以覃义蛟为重心书写传奇,以长江大抢运为主线、以川江船工为主要表现对象,凸显的是全民抗战的要旨。第六战区司令部参谋覃远蛟潜伏在四川军阀刘湘身边斡旋、团结各方力量,他和秋芳结为假夫妻,坚持开展地下党的斗争活动,支撑护送国宝计划的成功。他们正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英雄群像的代表。还有巴东县长于良仲、民生公司总经理陆祚孚、德尔沃神父等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于良仲怀有报国之志,与地方豪强与腐败势力周旋缠斗,访贫问苦,苦撑危局,可谓是国民政府的一股清流。陆祚孚则以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为原型,也是长江大抢运指挥者等爱国商人的代表。小说还写到德尔沃神父的教堂与诊所参与救治平民伤员、巴东百姓救助盟军飞行员等,都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盟国合作互助与人道主义精神。如此种种,作者通过小说生动地诠释了前辈先烈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精神。

一曲表现人物命运的人性赞歌

《神女》是一部带有鲜明三峡地域特色和巴楚文化风情的抗战小说,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尊重艺术创作规律。

在刀锋贴近的时刻,凤娘骨碌碌地滚进大江,最终迎来了重生。小说开篇设置的全知性视角限制性视角,分别以凤鸟与凤娘展开,这样的双重视角带来了相互映照、宏阔高远的神奇体验,为整部小说定下了壮烈又温润、深情又坚韧的超拔精神基调。凤娘映现了人性中最善良圣洁高贵的光辉。在巴东被轰炸的废墟中,在石牌保卫战战场,在官渡口重要物资集散地,凤娘不惧危难,尽守医生天职,从百草园寻找药草,重建药铺子送医送药,救治伤员百姓,可谓深具悲悯情怀的菩萨心肠。天空与大地一体,凤娘与凤鸟合而为永恒的神女。“我的眼角在滴血,每一滴血落在滚烫的大地上,都会烙下一朵鸽子花。”

覃义蛟等人物生动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信陵船社船主覃九河拿把椅子就坐在院子里,直视日本飞机轰炸,体现了三峡人民自古以来的生死由命的达观与抗战洪流中迸发的刚烈勇猛血性,体现了普通百姓在险境中绝不苟活的凛然大义与不屈不挠的硬刚斗志,读来令人血脉偾张。地下党人覃远蛟背负很多不能透露的责任,必须时刻如履薄冰,但又不惧挺身而出,写出人物性格的立体感。

可以说,《神女》是一曲表现时代洪流中人物的命运抉择的人性赞歌,以天空视角洞察社会世相,以大地视角抚慰芸芸众生,塑造有血有肉的饱满人物形象,用文学的方式激浊扬清,张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呈现特定历史时期驳杂斑斓的世情画卷。

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长江之书

屈原诞生于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的神秘神奇、瑰丽奇诡孕育了屈原文化。屈原的诗文是中国文学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的高峰。屈原文化的浪漫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意境高远,震古烁今,影响深远。叶梅作为在三峡边成长起来的作家,始终认为屈原文化是长江文化的精魂,并深受其影响。《神女》所要表现的主旨正是长江三峡儿女的命运,其思想内核正是源于屈原文化,特别是屈原传之后世的爱国主义精神、浪漫主义精神。无疑,《神女》是一部以屈原文化为内核、融通了现实主义关怀与浪漫主义激情、深切表现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长江之书。覃义蛟的阳刚之气与凤娘的神性之光水乳交融,现实主义的坚硬质地与浪漫主义的诗性气质浑然天成,带来独特绝美的长江文化韵致。

一方面,《神女》具有严谨的大写实风格,书写残酷宏大的战争历史有据可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台词对白,传神的人物塑造与动人的细节描写,催人泪下的情感戏,壮丽绝美的三峡风光等,真实可感,气势恢宏,不啻是一部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抗战史诗。正如叶梅所说,“从守护‘小家’的船主,到心怀‘大我’的民族脊梁——覃义蛟身上凝聚的,正是三峡人民乃至全体中国人民在危亡时刻所迸发出的‘终刚强兮不可凌’的英雄气概”。

另一方面,《神女》具有长江三峡的大写意风格,山水之间泼墨点染,精神之外想象奇崛,浪漫氤氲,诗意盎然,气象万千,不愧为一部浸染巴蜀风情、楚风楚韵的长江之书。作家不仅浓墨重彩地讲述曲折离奇的故事、扣人心弦的冲突,还恰到好处地融入长江三峡地区的方言俚语,并以宏观视野详细地记述滩涂水运、奇峰异石以及传统中草药等自然人文知识,着力描摹灯影峡、巴山峡、万户沱、官渡口等自然地理风貌及绮丽旖旎的三峡风光。叙述节奏张弛有度,在书写沉重悲壮历史的同时,又以轻盈舒缓笔调袒露三峡之美,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神女象征了和平善良、果敢刚强、不屈不挠、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小说结尾,覃义蛟也看见那只金色大鸟,正从峡江的上空飞过,一声声低婉的鸣叫,仿佛在唤回大江的前世今生。凤鸟这个意象,对应了《神女》这个命名,自然也让人联想到矗立于长江边的神女峰,也让整部小说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变得更加超拔,有了更加高远的视角和立意,带给读者更多的思索。

总之,《神女》以三峡奇幻神秘的文化底色和全民族抗战的家国情怀,不仅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更让读者获得一种思想人文的超越性力量,其艺术内涵有了更加深邃独特的质地。

作者信息——

陈智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培训班学员,湖北省文联、武汉市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武汉市文联签约评论家,武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你为什么当作家?》,曾获第三届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征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今古传奇文学奖文艺评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