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湾里的变化完全是改头换面了。以前湾里环境脏乱差,垃圾成堆,蚊蝇乱飞。如今路灯亮了、路刷黑了、环境美了、生活好了……”1日,西塞山区河口镇闸口社区新村湾居民皮兰珍介绍,该湾有如此的变化,得益于成立了由7名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组成的湾组理事会,让湾组治理有了“主心骨”。在理事会成员的示范、宣传、服务下,共同缔造工作在湾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党群关系亲密无间。
新村湾现有群众49户234人,是闸口社区唯一未拆迁的自然湾组。漫步在新村湾,天蓝、地阔、景美、人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以前的新村湾,公共区域卫生长期无人清理,道路破损严重,鸡圈、围墙随处可见,垃圾桶臭气熏天。
湾组环境要不要改造?怎么改造?居民心里都没底,甚至不少人持反对意见。
在社区党委的组织发动下,湾组理事会率先示范,理事会会长余胜红主动拆除自家院落围墙,将拆除的砖头捐赠出来,用于湾组实事项目建设,并捐款1万元助力湾组改造。在他的带领下,群众捐物捐资、投工投劳、捐地让地共计价值150万余元,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湾组作为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是发生矛盾的最前沿。新村湾湾组理事会起到抓早抓小、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湾组理事会及时总结共同缔造工作的成功做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234”工作法中的经验做法,认真执行包组联户制度,开好理事会成员每周碰头会、居民代表每月碰面会,5条道路修建、路灯安装、健身广场修建等实事均通过会议达成共识并推动完成。
得知要在湾组内打造1个居民议事中心,群众余秋来积极响应,无偿出让自家115平方米的闲置宅基地,并出资建设民生议事中心;家境并不富裕的余绪金捐出500元,出工37个;退休老支书余绪珍捐出800元,出工56个……大家都是为议事中心加快建成尽一份力。
如今的新村湾环境焕然一新、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居民生活舒适幸福。理事会正以深化湾组微治理为切口,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记者 刘艳新 通讯员 戴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