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港下村:“鄂南第一资源村”绿色转身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3-11-28 09:09]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近年来,富池镇港下村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文明村创建为抓手,突出党员干部带动广大村民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实现共同缔造美好人居环境的良好局面。2020年,港下村荣获“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走出资源瓶颈 实现绿色转型

港下村位于富池镇南侧,全村7个自然湾、5个村民小组,共1067人。港下村曾被誉为“鄂南第一资源村”,这里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矿山资源走向枯竭边缘,港下村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

“为扭转颓势,我们四处学习,寻求适宜的经济转型之道。”港下村党总支书记柯昌盛介绍,2011年,村“两委”立足村情,将转型方向聚焦发展观光农业,并多次组织干部村民代表赴浙江考察,学习建设美丽乡村经验。

经过村“两委”和党员群众共同努力,港下村逐步走出了一条从“地下有色经济”转化为“地上绿色经济”的发展之路。

目前,该村将880亩耕地、8800亩山场,重点打造成银杏园、竹笋园、桑葚园、果蔬采摘园、养殖园5大采摘园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境内现有春秋战国古矿遗址、“女儿阶”、曹家山古村落等历史遗迹,成立女儿阶文化旅游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集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休闲产业。

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人均收入得到提升,在外务工人士纷纷回家就业创业。2022年,港下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5万余元。

改善基础设施 缔造共建平台

2020年以来,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港下村刷黑沥青路面3公里,硬化水泥路面5公里,安装路灯150盏,修停产场3处,绿化花园4000平方米,建设活动场所5个共计1500平方米,新建公厕5座。以村“两委”干部驻组、党员包户形式,完成“六清一改”(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清理柴草垛,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村内沟塘,清理农户庭院,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大整治,实行垃圾全域化治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销。

一直以来,港下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红色议事厅”平台或开展“湾组夜话会”活动等,多场地多形式召开村支部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村民代表大会,让村民学习和理解共同缔造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四会”理清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和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由“政府端菜”转变为“群众点菜”,扩大村民知情权,让村民享有话语权和参与权。

丰富文化生活 倡导文明新风

近年来,港下村党总支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组织村干部深入湾组农户,反复听取群众意见,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制定了《港下村村规民约》《文明理事会红白喜事制度》,并在全村党员群众代表会上逐条通过,形成村民自觉遵守的制度。同时组建文明理事会,主管村内喜事、丧事的办理。组建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和乡贤骨干队伍,以自编自演节目的形式,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性。

随着制度建设的完善,港下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现象日益增多,邻里越来越和谐,村风村貌显著改善。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港下村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榜样典型鼓舞人,设置“港下村+星级文明户”专题展板,激励村民多行善举、文明生活。将辖区3个文化礼堂打造成道德讲堂,3年来共举办6次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记者 吴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