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千亿园区” ——新港园区发展观察之二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3-11-23 09:3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今年初,省两会上,省委书记王蒙徽在参加黄石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黄石要加快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宣告黄石重回省域发展战略“核心”。

至年中,中共黄石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新港园区之于黄石,就如黄石之于武汉都市圈,要着力打造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对新港园区的发展定位予以明确,赋予新港园区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从省到市再至园区,在“形”与“势”的统一中融入发展大局。今年以来,以挺进“千亿园区”为目标,新港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站上100亿元、200亿元的历史新高,向着黄石发展“极中极”奋力前行。

弘盛铜业“横空出世”

“去年10月23日开始热负荷联动试车,11月25日产出阴极铜,仅用33天就打通主工艺流程,创下业界多个第一!”

“今年3月火法实现满负荷生产,4月份电解实现满负荷生产,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实现投产即达产、达产即盈利,创造了达产达标用时最短、项目盈利最快的行业最佳!”

这些,都是位于新港园区的这座集成全球最先进炼铜工艺的铜冶炼厂——弘盛铜业有限公司的优异表现。今年1—10月,弘盛铜业实现工业产值214.99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成为黄石乃至湖北全省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成绩的取得固然令人欣喜,但弘盛铜业为何能在新港园区“横空出世”的原因,更加值得一提。

“先天优势是黄石有完整的铜产业链,我们的老厂就建在城区。后天优势主要是新港园区的交通物流优势,特别是长江水道与新港码头,距离新厂非常近。”弘盛铜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立说。

弘盛铜业厂区北侧,一条约4公里长的皮带廊道正在加紧建设。作为典型的“大进大出”企业,弘盛铜业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约200万吨铜精矿,通过水路运输,由海转江从黄石新港码头上岸,经过这条皮带廊道30分钟就可到厂。同时,工厂年产40万吨高纯度阴极铜产品也可通过新港码头下水,直送江浙沪。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公司省下1亿元的运输成本。

今年9月,新港园区《关于加快建设长江水铁联运重要节点 打造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提出,“以发展临港经济和枢纽经济为重点,全力全速推进产业大港建设”“以港促产、以产兴城,加快建成千亿产业港”。弘盛铜业的成功,恰逢其时。

“冶金航母”蓄势待发

“要着力在产业规划发展上下功夫,加快铜冶炼及精深加工、特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4月,省长王忠林在新港园区调研时,对新港园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重的定位、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期望。

10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新港园区更是被多次提及——

支持弘盛铜业全面达产达效,到2025年,力争大冶有色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发展目标;

支持黄石新港重科225万吨高端优特钢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绿色短流程高品质型钢生产基地;

推动宝钢新港产业园深赛尔15万吨水性环保新材料一期项目建设,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以弘盛铜业为龙头,新港园区“冶金航母”蓄势待发。

在宝钢新港产业园,公司去年底推出全球首发产品——“蓝保时”水性彩涂板,实现彩涂产品全面升级迭代,市场产销两旺。今年1—9月,仅“蓝保时”水性彩涂板一项,完成产量10000吨,产值超8000万元,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在新兴管业公司新港生产基地,依托智能化生产线,形成百万吨规模,成为世界规格最全、产量最大的铸管企业,直径3米、重量达15吨的全球首根、最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在此下线。

在新港湖北优科绿色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行,千人施工,星夜鏖战,场面“超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190万吨高纯生铁、球墨铸铁生产能力,助力新港园区千亿产业港早日建成。

“坚持工业和创新扭在一起抓,着力推进创新赋能。”新港园区党工委书记程艳民说,将围绕低碳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引进、组建技术研究院,全面梳理主导产业技术难题,共同探索和推进低碳冶金产业发展。进而确保园区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0%以上;“十四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真正建成“千亿产业港”。

“绿色大港”智慧赋能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下的总基调。

作为临江的港口工业园区,新港园区最大的价值是长江,最大的责任在长江,最大的潜力也在长江。

为此,《方案》明确,要“坚持流域综合治理,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走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制造之路,坚定不移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长江中游绿色大港。”

“首要一点,是要严把项目准入门槛。”新港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海亚介绍,在最初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就对项目相关的产业政策、环保标准等进行专业评估,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能效水平低以及产品低端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不上,不断提高入园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在项目落地、企业运营过程中,一面是强化监管,通过企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抓好监测响应和能源监管执法工作,确保能源高效利用;一面是积极引导,推进“数字赋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智能化、5G+互联网的投入,为产业赋能。

多管齐下,持续发力,新港园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弘盛铜业,国内铜冶炼行业第一座全流程全覆盖的智能工厂。这这里,一块矿石变身粗铜仅需5秒钟时间,再经过七道提纯工序,就可以得到目前世界上纯度最高的阴极铜,工艺及生产技术遥遥领先。

新兴管业,新港生产基地在规划之初就引入模拟仿真技术,优化产线资源配置,满足高效率、低消耗、高品质的生产要求,实现了全流程铸管生产,从矿石到铁水冶炼,再到离心浇铸成型,直至精整、包装下线。并且从最小直径80毫米,到最大直径3000毫米的铸管,实现管型跨度全覆盖,产品品质“独步江湖”。

即将投建的新港重科,设计建设宽厚板、型钢生产线,聚焦“以热代冷”极薄带钢系列产品、工业用优特钢线材等高端优特钢智能制造。力争到2025年,补齐省内宽厚板、型钢及极薄带钢产品供给短板,满足新能源汽车、海洋重工、石化工程等高性能优特工程用钢需求。

产业之外,新港园区还聚焦沿江、沿湖、沿路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摸清园区各流域现状、特点和隐患,全面划出园区流域治理的“底图单元”。加快完成海口湖、春湖、大冶湖等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底线。加快构建沿江、沿湖、沿企绿色生态廊道,推进绿色园区、无废城市创建,守牢生态安全底线。(记者 杜鹏 见习记者 鲁冰儿 通讯员 徐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