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烽火、自然灾害、疫情大考中铸就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
大别山精神是革命岁月的信仰丰碑。大别山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一是坚守信念、紧跟党走。在鄂豫皖苏区主力红军转移后,留守部队仍坚持游击战,顽强地延续革命火种;从黄麻起义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根据地军民在国民党围剿、长征转战等考验中,始终坚守“革命必胜”的信念。二是顾全大局、团结奋斗。长征时期,为了迎接党中央和红一、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抱着牺牲的决心,主动西进甘肃,吸引和牵制敌人;抗战胜利后,中原军区部队按照中央指示坚守中原大地,极大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大举北上、发动全面内战的步伐;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拖住了国民党的几十个旅,为全国战场赢得战略主动权。三是勇当前锋、不胜不休。党的创建时期,在黄冈县八斗湾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陈宅楼党小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麻起义建立大别山区第一个工农政权黄安县农民政府、第一支人民军队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华中地区根据地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抗洪精神是集体意志的时代淬炼。1998年夏,一场罕见的特大洪灾席卷而来,长江告急、松花江告急、珠江告急!在这一紧急关头,数百万军民紧急行动,迅速奔赴抗洪一线,最终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并孕育出伟大的抗洪精神。一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一线指挥,慰问作战军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国各地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全国人民情系灾区,捐献物资、食品。二是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空降兵少将马殿圣,连续在大堤上坚持20多个昼夜,多次指挥抗洪堵涌抢险工作;空军高炮团指导员高建成,“高烧不下火线”,在湖北嘉鱼洲湾民垸决口中,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三是坚韧不拔、敢于胜利。面对长时间的异常险恶情况,抗洪军民始终保持了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不获全胜誓不罢休的高昂士气,组织敢死队,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
抗疫精神是全球危机的中国应答。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并孕育出伟大的抗疫精神。一是生命至上。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二是举国同心。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三是舍生忘死。正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病躯始终坚守抗疫一线一样,“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抗疫工作者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日夜坚守岗位。四是尊重科学。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我国科研人员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五是命运与共。尽管中国遭受疫情冲击,但是中国始终不忘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先后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
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并大力弘扬三大精神,使其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