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吹响建功支点“集结号”

来源:[黄石+] 日期:[2025-02-06 14:2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2025年湖北“新春第一会”打响支点建设发令枪,位于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得“圈”独厚的黄石如何当好支点建设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站在春天的窗口回望,黄石这方热土正涌动着“聚力建功战略支点”的创新热潮,留下了“持续奋进第一方阵”的铿锵足迹。

这是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据——2024年,黄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这是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画面——生产线繁忙运转、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消费市场热情高涨、商贸物流活力迸发……

这是一幅幅幸福洋溢的景象——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城市更新持续提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重大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城市实力的关键引擎,黄石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路火热,为湖北产业倍增战略和枢纽提能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

富池远大医药工业园

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24年1月25日,随着一声开工号令,远大医药永晟制剂工厂建设项目暨黄石市2024年一季度14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开工现场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致力于打造“钢之城、铜之谷、鞋之都”;立足新兴产业,构建“光之链、车之链、药之链”;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加速成型。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黄石市上下以非常之识、非常之举、非常之力“抓项目落地、抓项目入库、抓项目投产”,以重点项目求突破之举、聚升级之能、谋增长之势,打出多记组合拳。

华鑫钢铁智能制造等十大项目如期开建,远大医药制剂工厂等十大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湖北优科绿色精密制造产业园等十大项目基本建成或投产。

不只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重点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铺天盖地,重要消费领域项目建设同样“火力全开”。

加装电梯后的大智路社区顺佳小区

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充电桩规划建设的建议》,市政协专委会提出的《关于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问题的提案》,牵动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截至目前,列入2024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3000个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已完成4120个。全市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22部。

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海州大道至百花路段)全线贯通;大广高速新增东方山互通工程项目提前15个月通过交工验收并通车;黄石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成功迈入中国内河亿吨大港行列。

世界城·黄石天地广场、阳新铜锣湾广场等一批商旅文项目建成;华新1907文化公园、万达广场等地的汽车促销引流活动,提振了消费信心,拉动了经济增长。

“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加快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是湖北省今年科技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在总投资约百亿元的黄石未来科技城,这一循环链条正加速畅,在这里,黄石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武创院等在汉高校院所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已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贯通融合的桥梁。

黄石未来科技城

工业之于经济是稳大盘的“压舱石”,制造业之于工业是拼实力的“定盘星”。

黄石实施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连续7年成功举办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过去的一年,黄石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112个,新增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等,相关试点示范40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2家,数量居全省第二。

锐科生产车间

得数据者,得天下!用数据者,赢天下!

持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推动主导产业协会组建全覆盖;主动对接融入华纺链、长江汽车链、“绿材链”等省级供应链平台;谋划打造市级有色金属及光电子信息产业、金属表面处理产业供应链平台。

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少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必争之域,也能折射出一个区域的“芯”实力。

近年来,开发区·铁山区以“光”为引,聚力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强“芯”,全面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形成了与武汉协同发展的区域大循环。

开发区·铁山区产业园区

该区200多家规上企业中,已有140家规上企业与武汉龙头企业形成配套,占比70%,武汉有近750家供应商,为该区企业提供产品及原材料,近500家企业采购该区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原材料,民革黄石市委会撰文建议:

PCB产业是我市光电子信息产业中产业链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PCB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体量规模、产业协同、要素保障上下功夫,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引进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培优育强企业梯队,推动产业上规模、增实力。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重要保障。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过去的一年,黄石突出改革为先,瞄准“一流”,凝心聚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创新活力不断奔涌。

围绕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

黄石建立了“市级统筹、市区联动”的协同机制,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协同的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理。如今的黄石,办事流程显著优化,办事方式更加多元,办事成本有效降低。黄石的企业和投资者、群众和办事者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这一年,黄石无申请兑现拨付资金1.75亿元,办理企业留抵退税13.88亿元,累计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等成本20.56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4.4万多户。6126名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无需申请,即可轻松享受高龄津贴等福利。

市域发展指数、全国“百强县”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这一年,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监测报告2024》中,黄石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位居全省第三。

在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大冶市居第49位(较上年前进9位),在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大冶市居第6位,阳新县居第48位(较上年前进36位),黄石正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