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破解“乡”“城”融合难题 “工业走廊”流淌浓浓乡愁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4-03-20 08:24]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2019年以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铁山区实施一体化发展。这里既有入驻企业,也有村湾和社区——“乡”“城”混合样态的村居成了基层治理的难点。

从“村民”转变为“市民”,如何重塑共同体意识?

3月9日,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深化“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实践活动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村庄、社区寻找答案。

破题“干部忙招商 村民忙赚钱”

挺起“主心骨”聚起众人心

“干部忙招商,村民忙赚钱。”太子镇世英村村民这样形容开发区里的农村。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大伙儿“荷包”越来越鼓,家园环境、治理水平却相对落后。近年来,世英村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村居治理,首先解决的便是激活群众的“主心骨”。

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由党员带头,下湾组、解民忧,抽出精力为村民“谋幸福”。为解决白天村民多外出、人难找的问题,该村推行“村居夜话”机制,以湾组为单位,利用夜晚茶余饭后空闲时间,共谋村庄发展,解决急难愁盼。

去年,世英村新建一座健身广场。当年8月,村民在湾组夜话中提出,由于缺乏管理,常有汽车驶入,甚至撞倒广场健身器材。经商议,村里加装护栏,周边住户组成广场管理小组轮流值守。

在社区,同样有一批“主心骨”。早年,胜利路社区环境脏乱差,有居民在废水池旁开菜地。去年初,居民们提议将废水池和菜地改造为停车场,80岁的李师傅一家家上门做工作,成功劝说各家配合改造。

当地居民说,李师傅是网格党支部书记,热心快肠,威望高。胜利路社区每个楼栋都有这样一位热心的“李师傅”。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中心户)”农村四级组织体系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社区五级组织架构体系,同步组建覆盖城乡社区、农村的“五会一队”等自治组织356个,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引导群众参与自治。

破题“房前屋后事 事事不关己”

激活“邻”聚力 缔造幸福景

汪仁镇刘铺村王兴时湾紧临黄阳公路,距黄石城区仅10余公里。村湾内,一方堰塘坐落在中央,堰塘边是白墙黛瓦的民居。

村民王永旺家便在堰塘边,家里有个开放式客厅,成为村民议事、休闲的好去处。王永旺说,村民常来走动,关系越来越亲密。

村干部介绍,这几年,地方经济发展起来,可人和人的感情却生分了,“村子整治环境,群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交给环卫工人。只要不触及自身利益,房前屋后事,事事不关己。”

针对这一现象,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以共同缔造为契机,从乡村环境“微改造”切入,用最美庭院点亮最美乡村,调动村民的主体意识,激发村民内在活力。同时,引导村居成立村庄理事会、监督评议队、志愿团等自治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潜移默化中将“你和我”转变为“我们”。

鹏程社区是村改居社区,4100多人住进了楼房。如今,社区居民建立起5个“朋友圈”:“商户圈”是社区商户的“家”,共同做好店铺内外卫生保洁;“车友圈”的好友各自划定好停车位,规范停车;“育儿圈”里的宝爸宝妈最活跃,利用空地建起“雏鹰农场”,以“大手牵小手”维护社区环境;“健身圈”“文化圈”里活动丰富,笼络一大批粉丝居民。

鹏程社区工作人员罗春霞说,社区营造“邻聚你、零距离”的幸福氛围,居民从扮靓“我家”迈向幸福“大家”的共同追求。

破题“城市融不进 农村回不了”

因地起家园 构建“家”文化

走进章山街道下刘湾,一幢幢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沥青道路宽敞平坦……一派安居乐业的和谐图景。

下刘湾所属的龙山村,因发现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而闻名,从清康熙年间迁居此地的百姓开始,一直有“礼”润人心、崇“礼”向善的淳朴民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村民们纷纷指着新建的“爱心食堂”。

去年,村民们在湾组夜话上商量着办一间爱心食堂,保障12名独居老人、22名留守儿童的一日三餐,但缺少合适场地,村民刘乾坤将自家的房子拿出办食堂。此后,村里通过“乡贤捐一点、留守老人子女出一点,村集体补一点”的模式办起食堂,让老幼群体“2元吃饱、3元吃好”。

龙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宝山说,村民们出资出工出力建设口袋公园、爱心食堂,把石龙头、暖水井等遗址打造成传统文化教育场所,共同打造一处极具特色的温暖港湾。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等发生改变,部分人有着对“城市融不进,农村回不了”的担忧。为此,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营造极具特色和辨识度的文化空间和村居,提升居民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大王镇贵湾村,蓝天白云、灰瓦白墙倒映进一池河塘清水中。“过去生活污水排到水塘,气味难闻。”村干部李群泽说,去年村里建成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荷塘水质好转。村民在塘边修起凉亭和步道,再现家乡荷塘月色美景。

“因地制宜地‘特色化’打造,才是缔造幸福家园的应有之义。”李群泽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胡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