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富了官塘乐了村民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1-04-15 10:0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12日,春雨如丝,温润一片绿意。

  在陶港镇官塘村村民舒思地的稻虾种养基地中,忙碌的“备战”气息扑面而来,七八名村民划着小船,从水塘里捞起水草,检查地笼。

  舒思地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提前订购小龙虾的。”他告诉记者,预计再过几天,气温回暖之后,官塘村就会进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官塘村是陶港镇的西大门。村庄靠近黄阳一级公路,青山作伴,绿水环绕;崭新的柏油公路贯穿而过,一间间民居炊烟袅袅,一个个小龙虾精养塘,如同棋盘点缀在旷野之间;秀丽风光与美丽村庄交相辉映。

  可在村委会副主任许所波的记忆中,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官塘村是陶港镇最大的行政村,人口多,耕地少,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为生。”许所波说,曾经,村里河港污水横流;土地分布散,抛荒严重;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村庄怎么发展,是一道摆在官塘人面前的考题。

  2006年前后,官塘村尝试着将土地集约起来。那段时间,村干部们陆续找到村民家中,为他们算农家账。

  一亩地,一年的土地流转金有130元;土地利用起来后,将成立农业合作社,村民们可以在合作社务工,领工资;年底有分红……

  村民们的思想很快转变了过来。2012年冬,官塘村充分利用湖水资源,集约1000亩水田,请来一潜江老板投资开发稻田养虾、养泥鳅。“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潜江老板的稻虾种养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村民看在眼里,纷纷“偷师学艺”,养虾、养泥鳅热情高涨,水田一下子盘活了。通过探索“稻虾共作”模式,官塘村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乡村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种养户;稻虾养殖基地在官塘村及周边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真正让“稻虾共作”彻底激活官塘村产业的是6年后的舒思地。舒思地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随州市经营消防装备销售已有30年,家乡的产业发展一开始就引起了他的关注。2018年冬,当听说潜江老板有意退出后,年过五旬的舒思地找到一名洪湖战友,当下一拍即合,“我们来搞!”

  很快,舒思地回到官塘村,投资668万元,成立长乐泉井农业科技公司,将稻虾种养基地扩大到1100亩,开挖小龙虾精养塘,进行“稻虾共作”。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到2019年初夏,精养塘中虾成熟了。

  舒思地捞出来一比,虾的个头很大,张牙舞爪,活力十足。

  稻虾模式行不行,市场说了算。

  当年夏天,前来官塘村稻虾种养基地采购小龙虾的经销商排起了长龙,“来自浙江、武汉的大货车;来自黄石城区、阳新县城的面包车;来自陶港镇的三轮车,停不下。”舒思地说,每天清晨,他的手机都会响个不停;忙起来,一口水都喝不上……

  望着官塘村的这处稻虾种养基地,不光舒思地喜笑颜开,村民们也乐得合不拢嘴。66岁的村民舒克志,曾是一名贫困户。2019年3月起,舒克志来到基地工作,主要负责精养塘的喂食、除草、捕虾等,每月工资3000余元。去年年底,舒克志还领到了“年终奖”。

  一只小龙虾,激起了官塘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活水。

  舒思地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他介绍,稻虾种养基地目前开挖有18个精养塘,一年可产两季虾、一季稻;同时,精养塘中还养殖有花白鲢改善水质。去年,产虾16200斤,平均每斤售价23元;稻谷总产量约为50万斤,每斤售价1.05元;花白鲢72000余斤,每斤售价5.6元。

  产业发展越来越好,舒思地眼中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内涵。他采购了一辆冷链运输车,主动帮助村里其他种养散户销售小龙虾,“大家都富了,家乡就美了。”他说,2021年,他计划将稻虾种养基地再扩大1000亩,继续争取土地、资金、技术和产业链完善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努力把稻虾种养基地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园林化、智能化的示范基地。

  一个产业活了,一群产业也正在官塘村由萌芽而壮大。

  村民陈新照,承包400余亩荒山,成立了阳新柏利恒生态农业合作社,种植“丑八怪”等特色水果。去年,果香飘到临近的白沙镇山口村樊家庄,“樊家庄找到我,要提供100余亩山地,和我一起搞开发……”守着这片果园,陈新照的目标更加笃定:撸起袖子加油干!

  如今,行走官塘村,步步皆景,处处散发着乡村振兴的甜蜜气息。山场中,三金白茶、特色水果、有机蔬菜等一个个特色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瓜果飘香;稻田里,蟹肥虾跳,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勾勒着官塘村越来越清晰且美丽的未来。(记者 陈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