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记者走进位于大冶市陈贵镇王祠村的义顺椪柑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从山坡上看下去,金黄的果冻橙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果冻橙产量预计可达十余万斤。”合作社负责人王义顺的话语里满是喜悦。尽管距离开园还有几天时间,不少游客已慕名而来。有游客开始预订果冻橙,直言“来晚了怕抢不到手”。
据了解,在武汉市农科院专家刘义满领衔的团队助力下,该合作社依托省级专家工作站,用3年时间完成200亩柑橘的品种改良,让果子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同时,该合作社坚持无公害栽培管理,施用有机肥和饼肥进行阶段性补肥,禁用高毒农药,用生态种植理念守护果树。这份对品质的坚守,让义顺果冻橙赢得了好口碑,更让该合作社“开展柑橘高位嫁接,赋能科技创新发展”入选2024年湖北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名录。
果子甜了,乡亲们的腰包也鼓了。该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带动”模式,每年吸纳60名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元。65岁村民柯珍喜笑着说:“在果园打工,能照顾到家里,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甜。”
据了解,从枝头到舌尖,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义顺果冻橙的甜蜜“密码”远不止于此。陈贵镇以农旅融合为纽带,多次举办柑橘采摘节等活动,让果园变成“景区”,采摘变成体验,并通过报纸和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让这份“甜蜜”走出大冶,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该镇水果种植发展到3000余亩,主要品种有柑橘、果冻橙、翠冠梨、桃子、猕猴桃、葡萄、草莓等,并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甜蜜经济”链条越拉越长。(记者 殷珂 万经煌 通讯员 周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