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化“加速跑” 初心不改为民生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11-24 15:0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晨光中,13路公交车缓缓驶入今年6月新设的站点明月桥西站,车头“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的标语格外醒目。上班族曹女士提着包缓缓走下车,脸上带着笑:“以前从上窑去团城山上班,坐车要绕一大圈,折腾半天。现在出门就能坐13路,直接到单位,太方便了!”

这温暖的日常场景,背后藏着一份民生提案的力量——周丽平、熊海玮、唐松、张海、徐燕玲等5名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被整合为《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公交车路线的提案(并案)》,如今这份提案已落地生根,结出便民硕果。

年初的市政协全会上,这份凝聚众智的并案提案,开篇便直指痛点:“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路段的公交车难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委员们在提案中将目光延伸至全市,梳理出多个区域的出行“堵点”——团城山广州路沿线,直达黄石北站和黄石站的公交出行有所不便;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门诊量日益攀升,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和偏远区域群众就医出行难问题突出;新港园区投产企业增多,仅有的早晚两班定制公交无法满足职工通勤需求……

调查建议的诞生,源于委员们脚下的“民生路”。

熊海玮委员住在广州路沿线,关于这段路的出行难题,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出行‘最后一公里’解决不好,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就无从谈起。”这份牵挂,成为推动公交路线优化的核心动力。

在市政协的协商督办下,一场跨部门的民生攻坚迅速展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部门通力支持,市公交集团则派出多个团队,分区域测算客流数据,制定“延伸主线+加密班次+新增专线”的组合方案。

“优化不是简单的路线拉长,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更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市公交集团营运安全部工作人员马睿以13路路线调整为例做了解释。

现在不光路线顺了,公交车和运力也跟着升级换代。13路已换上18台8.5米长的纯电动公交车,还是低地板设计。比起老车型,车身空间大了不少,额定载客量达64人。调度也更灵活贴心:早、晚高峰,平均不到6分钟就会来一趟车;平峰时段,乘客7-8分钟也能坐上。

“我们一般会把载客量控制在80%左右,保证大家坐得舒服。要是人多超员了,马上加派车辆,不让乘客久等。”马睿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低地板设计让乘客上下车不用费力抬腿,出行安全感提升了不少。

提案的辐射效应正持续释放。为切实满足群众前往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的就诊需求,市公交集团精准调整路线运力,优化出行服务。6:00至21:00时段内,除55路、快55路直达市民之家外,5路车也途经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黄石奥体中心等关键站点。同时,每日20:30特别加开市民之家至华新1907文化公园的定制专线,保障群众夜间出行。针对广州路沿线出行需求,同步安排37路、22路等公交路线直达黄石北站、黄石站,便捷出行网络越织越密。

“从提案提出到落地见效,短短半年时间就有了明确回应,多个关键诉求得到解决,这样的推进效率让我特别欣喜。”谈及公交优化提案,徐燕玲委员欣慰地说。

对于新港园区的公交优化诉求,徐燕玲虽有期待但也理性看待。“虽然暂时因客观原因未能同步推进,但通过与交通运输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到他们已将该问题纳入整体公共交通规划,推进力度让我充满信心。”她坚信,在各方努力下,新港园区群众公交便捷出行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负责人孙飞介绍,此次优化补全了线网短板,打通了新老城区衔接,优化路线后客流量稳步增长。“公共交通是民生基本保障,我们还要往更精准、更高效方面努力。”孙飞透露,后续将探索定制公交、开通大站快线,进一步压缩出行时间,让市民出行更便捷、舒心。(记者 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