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黄兹德:让“非遗”看得见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22-01-29 10:57]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本报记者 顾文娟 文/图/视频

人物档案

姓名:黄兹德

年龄:36岁

生肖:虎

干支:丙寅年

1月26日是南方的小年,清晨,寒雨轻飞,枝头腊梅暗香浮动,似是等待一场瑞雪,迎接虎年的到来。

记者驱车80公里抵达阳新县木港镇下彭村黄兹德家时,一场“打糍粑 办年货”的“土味”直播正在火热进行中。

黄兹德举着直播杆,在忙碌的一大家人中间穿梭,热情地向网友们分享木港人打糍粑过小年的民俗。

和黄家一样,直播间里也喜气洋洋,网友观看人数达到5347人,104人同时在线。

“这是儿时妈妈的味道。”

“打糍粑的石臼超过100岁了吧?”

“过年过年,糍粑上前。想家了,好想回家过年。”

网友留言在手机屏幕上不断滚动,还有不少人直接下单。

这位用直播牵起年味里的乡愁的“黄同学”,1986年出生农家,2022年是他的本命年。历经了3个虎年轮回,他亲历了“老农民”和“新农民”身份,也见证了家乡从贫穷落后到富裕进步的变迁。

1 返乡创业 让“非遗”被看见

2008年,为了摆脱贫穷,刚刚大学毕业的黄兹德离乡融入了滚滚外出务工潮,和父母哥哥姐姐一起在广州打拼。

2013年,国家发展现代农业,鼓励能人、大学生带资金、技术返乡创业,黄兹德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踏上返乡创业潮,成为“新农民”。

离家数载,他一直心心念念妈妈煮的那碗油面。白如雪、细如丝,面汤里撒点小虾米,面条吸溜到嘴里,鲜到了心坎里。

黄兹德告诉记者,家乡的手工油面用菜籽油制成,口感不同于普通面条,因技艺繁杂,且只在入冬打霜后才可制作,因此油面在家乡十分珍贵。家有喜事,才能盛上一碗款待宾客,孩子们也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吃到嘴。

返乡后,黄兹德默默定下目标,一定要让老家手工油面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他向村里的老人拜师学艺,跟着两位老师傅边学边做。油面吃起来美味,制作过程异常辛苦。黄兹德每天睡觉前和好面,凌晨4点起床搓条,7点开始拉面,晾晒…… “那段日子从来没有按时吃饭睡觉,忙起来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黄兹德回忆,他把日常手工制作油面的点点滴滴分享到朋友圈,没想到倍受关注。微信好友不仅踊跃点赞,越来越多朋友在线求购,让他兴奋不已。

随着技艺日渐娴熟,黄兹德和两位师傅1天能手工生产50斤油面,每天都被微信好友抢购一空。仅半年时间,黄兹德通过1000多名好友的朋友圈居然轻松卖出3000斤手工油面。

鲜有人知,油面在阳新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阳新油面纯手工工艺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通过微信朋友圈,让家乡的‘非遗’被大众看见,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心里挺自豪,也慢慢生出一份传承和发展阳新油面技艺的使命感。”黄兹德告诉记者,之后,他在传承技艺、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开始注重阳新油面的品牌包装、渠道建设等。2016年,黄兹德因此获评“阳新县非遗传承人”。

与此同时,他开始探索“互联网+农业”新路径,把更多家乡土货送出乡村,为城里的消费者带去美味,为家乡的农民带来收益。

2 电商助农 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2015年,黄兹德报名“淘宝大学”,在淘宝开店,并注册了“黄晓土食”商标,正式入局农村电商创业之路。

乡亲们慕名而来,将自家的蜂蜜、干笋、干豆角、柑橘、红薯粉、折子粉等土特产交给黄兹德,通过小小手机与外界连接,卖到北上广等全国各地,农户们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订单,收入也有了保障。2018年至今,黄兹德的湖北吾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每年的农产品销售额稳定在320万—480万元。

黄兹德评价自己是抢抓机遇和追赶“风口”的人,“传统农民在田间地头耕作,我们新时代农民在互联网上‘耕作’。”

近年来,他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做起直播带货、视频带货。2020年6月18日,为了助力阳新县复工复产、疫后重振,黄兹德承接了“县长直播带货”活动,请副县长搭档1名电视台主播和1名网红做客直播间,2个小时售出100余万元本土农产品。

2021年,他带领团队小伙伴参加各类扶贫活动,开展电商扶贫,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帮助扶贫产业企业打通销路。他也因此获评黄石楷模、阳新青年扶贫创业大赛冠军、黄石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作为当地农村电商领军人物,黄兹德的抖音号有1.2万粉丝,视频号也有1722人关注。

记者翻阅他的抖音号发现,260条短视频记录的都是农村生活片段,置顶的一条老农刮线麻视频5.9万人点赞,超过5500人留言。

他透露,这些时长不到1分钟的短视频往往拍摄1个多小时,后期剪辑要花5、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都是就地取材,父母乡邻和乡间旮旯的民间习俗、传统技艺都是我的拍摄对象。”黄兹德自我调侃,“我的短视频都土得掉渣,和最近爆火的‘张同学’一样,真实记录乡土中国,他的粉丝有1800万呐,我要再接再厉。”黄兹德耸耸肩,哈哈大笑。

3 展望虎年 虎力全开振兴乡村

陪记者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黄兹德望着窗外笔直宽阔的木洋公路,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平整的沥青路,双向2车道,过去怎敢想象村里会有这么漂亮的公路啊!”

童年的回忆一茬一茬涌现出来。

“小时候,村里都是弯弯绕绕、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我每天步行到镇里去上学,要走四五十分钟。最怕下雨天,走路一步一滑,经常摔成泥娃娃。我七八岁就下田插秧,砍柴、挑粪、割稻谷……什么农活都干过。还记得父亲牵着牛犁田,我和姐姐跟在后面在地里捡红薯……”

母亲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油面打断了他的回忆。“回想过去种田的苦日子,恍若隔世。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如今村里告别了低矮的泥砖房,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路好走了,私家车多了……”

聊起自己的幸福小家庭,黄兹德告诉记者,儿子今年7岁了,家里在阳新县城莲花湖畔购置了一套144平方米的湖景房。

“幸福生活除了靠自己奋斗,更要感谢党支持‘三农’的好政策。”

他介绍,2015年起,黄石阳新各级团委、商务局等部门先后送他到各地参加学习培训和创新创业大赛,帮助他增长了农村电商等专业技能,开阔了电商扶贫的眼界,拓宽了乡村振兴的思路。

即将到来的虎年让黄兹德充满期待。“黄石于虎年建市,家乡属虎,我也属虎,今年是我们的本命年。”他表示,在过去的3个虎年轮回里,自己亲历和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也收获了自我成长与成就,特别欣慰。“希望家乡和我在本命年里如虎添翼,虎虎生威。2022年,我将脚踏泥土,心向苍穹,为助力乡村振兴虎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