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湖北黄石:我在急诊科度过大年初一

来源:[黄石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3-01-24 16:47]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1月22日,大年初一,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的急诊大厅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春节假期里,医务工作人员依然像平日里一样忙碌。对于他们来说,节日里的坚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当晚,记者走进该院急诊科,在他们不一样的忙碌和坚守中,感受别样的年味。为了不影响急诊科的正常工作,记者多是从观察视角记录。

夜幕降临 急诊大厅灯火通明

22日下午6时,夜幕降临。急诊科医生陈祺帆准时来到医院,和同事交接班。从下午6时到次日8时,他要在这里值守14个小时。

“让一下,快让一下!”当晚7时许,一名患者腹痛难忍,到医院就诊。医护人员一边疏散人群,一边将他小心搀扶到急诊病房。

“初步怀疑是肾结石,但还要进一步检查。”陈祺帆详细检查后,立即招呼医护人员为患者输液,并不断安慰他。

“因不明原因腹痛前来就诊的患者,一般情绪很焦急。像肾结石、胆结石、急性肠胃炎等疾病,都会出现腹痛。”陈祺帆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查看患者疼痛部位及症状,才能对症治疗。

面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陈祺帆还要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在诊疗过程中,要不断安慰、疏导患者。

“急诊科就是这样,前一秒还风平浪静,后一秒便波涛汹涌。谁也无法预知下一个进来的是什么样的患者,会遇到怎样的救治场景。”陈祺帆坦言,进入急诊科以来,就没有过节假日的概念。特别是疫情期间,急诊科作为抗击新冠病毒的“前哨”,必须守好急危患者的第一道防线。

陈祺帆介绍,急诊科每天接诊的急诊患者中,80%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新转入急诊病人时,他需要快速接手、快速诊断、快速决断。

采访中记者发现,“急”和“忙”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常态。他们一个个练就了“小步快走”的习惯,走路带风。

晚上10点,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偶尔有车驶过。急诊大厅里依然灯火通明,医护人员脚步匆匆……

两块饼干就是年夜饭

在这里,时钟仿佛走得更快,只有一路小跑,才能“争分夺秒”。

晚上11时许,一家人抱着孩子冲进急诊科。“医生,我家小朋友刚摔了一跤,眉骨开了流了很多血,帮我们看看吧!”“婆婆,伤口比较大,而且在孩子面部,我马上联系整形外科的医生过来。”陈祺帆仔细查看伤口后,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

整形外科的医生进行缝合时,小朋友的不配合让这一家人手足无措。家长的自责声、孩子的哭闹声回荡在急诊科。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手脚并用加快速度,多一点耐心。”陈祺帆说。

此时,另一名小患者来到急诊外科。他白天在外玩耍时摔了一跤,晚上回家后小腿疼痛难忍。陈祺帆立刻安排他去CT室检查。

CT片显示患者右小腿胫腓骨骨折,陈祺帆建议患者打上石膏固定小腿,以便后期恢复。

一个接一个的门诊患者,让陈祺帆无暇补充体力。除了门诊值班,他还要时不时去抢救室、留观室巡视情况。到23日凌晨2点,已忙碌8个小时的他才回到休息室,吃了两块饼干垫垫肚子。

“这就是我们的年夜饭,虽然简单,但要有仪式感。”陈祺帆说,其实家中的年夜饭早已吃过,吃年夜饭的时间,要根据他的排班表作调整,不一定在除夕、正月初一等节点。碰上值班,简单吃两块饼干,也是一顿“年夜饭”。

就诊高峰期,陈祺帆要同时面对五六名患者,以最快时间询问患者症状,安排其就诊。

从下午6时到深夜,陈祺帆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这个岗位不能离开人,接班前,我会尽量少喝水,提前上厕所。”陈祺帆语速很快,这是他长期在急诊科工作养成的习惯,“分秒必争”——是急诊医护人员的共识。

凌晨两三点是最难熬的时候

陈祺帆已习惯通宵忙碌:“凌晨两三点是最难熬的时候,那个时候体力跟不上,也容易犯困。但在岗位上,就要为每一名患者负责。”

凌晨时分,急诊外科的病床上,一位正在输液的患者已经睡着,陪护的亲属也趴在病床边浅睡。陈祺帆走到床边,发现输液瓶里的药物已经滴完,他小心翼翼把针头拔下来,生怕惊醒了熟睡的患者。

陪护的亲属微微点头,向医生表示感谢,陈祺帆也将患者的病后护理要求告知她。

医院里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然而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这份坚守更让人感动、让人钦佩。他们深知,自己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防线”,因此不敢松懈、不敢马虎。

天蒙蒙亮,急诊大厅的患者逐渐减少。陈祺帆处理完当班的最后一名患者后,长舒一口气。这14小时里,他已记不清诊室接诊了多少名患者。

下班前,他告诉记者,妻子怀孕在家,家中父母一直在照顾,但他心中还是心存愧疚。

“今天值班已经跟家人说过了,不能回家团聚,家人很理解。这是我的职业,也是一份生命相托的荣耀。”陈祺帆说他今年的新春愿望,就是希望妻子能顺利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自己在工作上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