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咱们社区能请来90岁的书法家张德芳老师授课!”4月11日上午,82岁的西塞山区新建区社区居民张水贵,在社区老年学校书法班开课之际难掩兴奋。这位有着52年党龄的退役军人,退休后仍担任新建一村小区第二支部支委,如今又以学员身份重拾书法爱好。
从原大冶钢厂退休的张水贵,家中书房常年铺展着宣纸笔墨。得知社区老年学校开设书画课程,他抱着尝试心态报名,很快被丰富课程与学习氛围吸引。“现在退休生活特别充实,家人也全力支持我上老年学校。”他边整理临摹字帖边说。
春日暖阳下,新建区社区老年学校门口的春季课程表格外醒目。书法、绘画、舞蹈等10余项课程介绍前,不时有老人驻足讨论。书法室内,张德芳老师正挥毫示范,学员们围拢品评,在横竖撇捺间切磋笔法。“在家练字总缺些交流,现在能和老邻居们边写边聊,心里畅快多了。”学员谭菊华展示着刚完成的作品,笑道。
合唱教室里,银发学员们挺直脊背,跟随指挥轻声试音。一位老人感慨:“年轻时哪有专业老师教唱歌,现在每节课都像在弥补年轻时的遗憾。”悠扬歌声里,饱含着岁月沉淀的深情。
新建区社区老年学校通过链接市老年学校、市作家协会等资源,同时发动社区能人公益授课。“老人们在这里不仅学技艺,更在相互陪伴中找到了归属感。”社区负责人表示,这种“以老育老”的模式,正让老年学校成为温暖的精神家园。(记者 刘艳新 通讯员 孙秋燕)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