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56名电商学员跨越皖沪,在直播基地的聚光灯下、企业实操的流水线旁,开启了一场“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的赋能之旅,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
“农产品直播哪些词碰不得?”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润圣职业培训学校的课堂上,学员们围着导师问个不停。
这里的“理论+实操”双轨教学,直指直播带货的核心要点。“农产品价值赋能与差异化定位”课程,教会学员从土壤到餐桌挖掘乡土好物的独特卖点。分组直播时,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场景搭建、流程设计的诀窍。
“原来用手机也能拍出大片感。”剪映工具深度教学后,学员们现场拍摄农产品短视频,在一对一点评中吃透运镜、剪辑的门道,从面对镜头脸红到从容介绍产品,完成了从新手到“准主播”的跨越。
安徽广播电视台AHSPACE电商直播培训基地的“工业化直播生态”,更让学员们大开眼界。大家直观感受到专业团队如何通过整合营销,让农产品在直播间“C位出道”。
从培训基地走进产业一线,学员们的学习更接地气。在铜陵市义安区铜草花电子商务众创基地,京东铜陵馆的运营数据、阿里村播学院的孵化案例,让大家看到农村电商的无限可能。
拿起手机,学员们当场编写农产品短视频脚本,把家乡的茶叶、柑橘融入故事,在拍摄中实践“内容为王”的真谛。
上海面向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工业化密码”则带来更多启发。深入企业各岗位,学员们系统解锁短视频工厂化生产、直播全链路运营的“双轨模式”。
“原来地域文化是IP打造的加分项。”学员们恍然大悟,家乡的古村落、老手艺,都能成为直播间里的吸睛亮点。
这场为期4天的跨省研修,瞄准的正是2025年短视频与直播电商的发展风口。培训内容从账号定位、对标起号,到AI剪辑、选品测品,再到直播策划、场控复盘,全方位覆盖三农主播成长的关键节点,不仅教会学员使用人工智能等“新农具”,更培养实战能力。
“直播不只是卖货,更是讲好乡村故事的窗口。”学员黄波的感悟道出了此行的深层意义。
未来,这些掌握新技能的学员将回到阳新的田间地头。有人会化身带货主播,让家乡好物通过镜头走向全国;有人将成为直播中控、抖店运营,用专业能力带动更多乡亲参与电商;更有人会搭建本地供应链,让“阳新味道”乘上数字快车。(通讯员 张丕兴 舒全强)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