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五千年文明古国传承给我们的汉字是一笔珍贵的宝藏。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件艺术品,有了汉字,才诞生了书法。书写汉字,运用汉字,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并且有义务有责任传承和保护好汉字。但是,当下在一些影视作品及店面广告上,我们所熟悉的汉字在有些人的笔下竟然变了模样,“丑书”“怪书”风头正盛。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警醒。
汉字的发展一直都在持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通过相关的程序和设定,最后形成的字体更加多元。这些多元化的字体在较好地满足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等问题。尤其是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夸张地变形,背离了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这已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汉字写法了。虽然这种现象只是少数,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却很大。
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有其书写规范。之所以会出现“丑书”“怪书”类字体,是因为一些人对汉字缺少敬畏,认为汉字书写也可标新立异。再就是为了迎合少数人以“丑”“怪”为美的猎奇心理,以为“创新”汉字写法很“酷”。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我们都必须坚决摒弃。
规范使用汉字,弘扬中华文化,我们每个人要坚决从自身做起。一方面要通过压实管理责任,健全长效机制,严格审核把关,对汉字使用不正确、不规范的问题进行整改,对违背汉字书写规律和审美品位,粗制滥造、拙劣夸张、观感不佳的字体及时进行清理替换。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和引导社会大众关注汉字之美,让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做传承和维护汉字之美的有心人。(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