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应往深里走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2-04-22 08:5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将有效连接起创新链和产业链。但彼此如何深度合作,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科技创新和企业生产“两张皮”问题普遍存在。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尚未得到充分激发,背后有创新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担忧,也有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担忧。高校、科研院所是重要创新主体,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这一问题长期未有效解决。高校、科研院所把更多目光投向基础创新,对企业创新需求摸得不准,许多成果难以与企业生产相结合。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要牢牢抓住创新人才这个关键要素。宁波市精准引进“产业教授”为产业链赋能,让创新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得以充分流动;三门峡市积极推进“院士经济”,在西安等地探索建设“人才飞地”……这些创新举措无不以真心实意的诚意、真金白银的投入打动人才,为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助力,真正做到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开放的人才观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各地还纷纷实施“揭榜挂帅”来破解产业技术难题,这也是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

  要围绕产业链重新构建创新链,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就要加快拆除产学研之间存在的藩篱,让企业当好“出题者”,重新构建以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重新搭建分工合作、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破解产业链的重大技术难题。只有解决创新的产业化导向问题,才能明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要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实现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必须得有一大批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舍得创新投入的企业争当产业链、创新链的“链主”。各地应加大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适宜企业创新发展的优良生态,综合运用奖励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鼓励企业创新,也要下大力气探索如何对创新失败企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让企业大胆创新。(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