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将军河”,走出多位开国将军

来源:[东楚晚报] 日期:[2021-06-18 17:0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记者 陈子才 见习记者 彭金 文/摄

  从大冶境内海拔最高峰太婆尖发源,沿南坡流下支支溪流,汇成多条河港;河港凿山开峪、钻洞劈岩,在城市的西南边滚滚奔流。

  这些河港之中,冠塘港是很特别的一支。特别之处在于:在冠塘港水域,上游有一条支流,途经殷祖镇洪口村马对于湾,出了少将马龙;中游的殷祖镇花市村余信钦湾,出了中将余立金;下游的阳新县王英镇大湖地村,则走出了上将王平……

  正因如此,冠塘港被不少人誉为“将军河”。

  红色地标35

  “将军河”

  黄石“将军河”发源于大冶西南边的冠塘港,是一条特别的河港。

  该河港上游有一条支流,途径殷祖镇洪口村马对于湾,出了少将马龙;中游的殷祖镇花市村余信钦湾,出了中将余立金;下游的阳新县王英镇大湖地村,则走出了上将王平……

  正因如此,冠塘港也被不少人誉为“将军河”。

  穷人的悲惨生活

  在黄石的西南边,罗霄山支脉与幕阜山脉相互环绕,延绵不止。山至刘仁八、殷祖一带,将地形割裂成一个个小山地和小盆地。一条条溪流从山上而来,在盆地汇聚成河港,一路奔腾,汇入阳新富河,汇入大冶湖。

  其中,冠塘港源于刘仁八镇邹清水库,经刘仁八、殷祖,于阳新三溪口汇入蔡贤港,流入富水。河道全长22.5公里,流经殷祖镇畈段、七冲、花市、朱铺、胡六5个行政村。“在殷祖段,冠塘港又名南峰港。”殷祖镇花市村村支书向建利介绍。

  在旧社会,冠塘港是条苦难的河,河中流淌着穷人的泪水。48岁的向建利曾听爷爷讲,爷爷年幼时常常饿肚子,“吃的是糠粑、观音土,能吃上红薯,小孩子都会兴奋得叫出声来。”

  《中国共产党黄石历史》(第一卷)记载,大革命前,大冶全县总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据了耕地总面积的50%,且多数是肥田沃地。其中,刘仁八和殷祖两个地区的地主占有本地区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通过地租剥削,无数农民走投无路,家破人亡,在死亡线上挣扎。

  与此同时,在冠塘港下游区域的阳新地区,则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田里谷子黄,地主狠如狼,交完租子剩把糠,官府还要来征粮。”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军队趁机进驻黄石地区,土豪劣绅依仗反动政权的支持与掩护,对工农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愈加猖狂。

  一时间,整个黄石地区乌云翻滚。

  掀起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

  悲惨生活激发起当地贫苦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的勇气,农民运动不断孕育。

  由中共大冶市委党史办公室编辑出版的《铁冶旗红》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当地群众打击土豪劣绅的故事:

  1926年7月,革命先辈许建人和李汉香一同回南乡发展组织,吸收段华峰、万云山、黄梅卿等入党,秘密开展农民运动。

  同年9月,他们以访亲串友方式广泛开展革命宣传,启发农民群众觉悟,动员山村的农民群众鼓起勇气、团结起来。刚开始,农民群众思想上有些顾虑,怕穷人的力量单薄,斗不赢势力强大的地主豪绅。

  段华峰出身殷实之家,他打比方向穷人讲:“譬如我们山段村,穷人几十家,有钱的富人只有我一家;在我家中,我是站在穷人一边的,我老婆听我的,搞革命只有我父亲一个人反对,大家难道斗不过一个老人吗?”

  不久,段华锋、万云山等人带领果城地区农民群众,向土豪劣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他们清算土豪劣绅的财产,打击不法劣绅的反动气焰,将殷祖街的大土豪殷南甫捉去游行,缴获了地主武装和民团的枪支,计长枪30余支、短枪10余支,并用此建立了一支农民革命武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

  同一年,在阳新三溪口,王平也在本乡参加组织农民协会……

  《中国共产党黄石历史》(第一卷)同时记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进行革命战斗,并提出了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的计划。大冶、阳新迅速响应,陆续爆发秋收暴动,策应革命。

  到1928年8月,省委为了加强对大冶县工作的领导,撤销大冶特支,成立中共大冶县委。两个月后,一支“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群众地方武装——大冶县委手枪队宣布成立,队长余立金,队员有彭济时、饶惠谭等,常驻南山头;同年10月,中共阳新县委扩大会召开,阳新乃至大冶人民革命斗争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新阶段。

  这个时期的冠塘港,又成为一条战斗的河,河中流淌的是革命者的血液,炙热鲜红。

  走出多位开国将军

  1928年,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次年8月下旬,红五纵队挺进鄂东南。

  一组大事件可以勾勒出这个时期黄石地区的革命场景:

  1930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彭德怀到达阳新龙港,后率主力围攻阳新县城,30日红五军主力转移到阳新和大冶边境的三溪口、花犹树一带,乘胜占领大冶,司令部移至刘仁八;

  1930年6月10日,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大冶殷祖马对于召开大会,宣布将红五军第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红八军成立后,彭德怀召开征兵动员会,许多贫苦出身的青壮年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仅马对于湾就有20余人应征入伍,马龙就是在这期间参加红军。

  同年6月16日,根据中央指示,红五、八军军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红八军和红三军团……

  此后不久,红三军团离开鄂东南,乘虚夺取岳州,并在湖南浏阳与红一军团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

                   

上图依次是开国上将王平、开国中将余立金、开国少将马龙

  王平、余立金、马龙……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在各个历史时期散发无限光芒。

  如今,“将军河”也是一条美丽的河,见证乡村振兴的河。

  6月10日,记者顺着“将军河”的流向,沿路探访殷祖镇洪口村马对于湾、花市村余信钦湾。走在“将军河”的周围,远处绿满田野,近端村庄祥和;河港旁的村民们,搬着凳子坐在古树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在余信钦湾,记者一进村口,便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一处工地劳作。工地附近,树立着一块写有余立金中将生平的展板。

  湾组负责人余云峰介绍:“我们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余立金陈列馆,向更多的人讲述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

  70岁的村民余立毅住在附近,退休前是殷祖镇政府工作人员,他说:“建设将军陈列馆,是对老一辈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余立金最好的缅怀和纪念。今后这片土地上的党史故事、红色故事,必然会不断激励和教育更多的年轻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