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一起研讨课程(受访者供图)
央吉与幼儿互动
米玛罗布与幼儿互动
“央吉老师,我们好想你!”4日,在大冶市尹家湖幼儿园大五班,孩子们把藏族姑娘尼玛央吉围在中间,诉说着想念之情。一个暑假不见,堆积的思念涌上心头,让她蹲下身来,拥抱一个又一个凑上来的小脑袋。
看着这些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脸蛋,央吉想起了多年前家乡那片盛放的格桑花海。
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寓意着吉祥幸福。小时候,阿妈告诉央吉,当花儿从土里探出头时,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2020年,当高原上的格桑花仍待发芽时,毕业不久的央吉一直在为找一份称心的工作而犯愁。
彼时,黄石市、山南市正开创性开展西藏籍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区外市场化就业工作。当黄石市援藏工作队干部询问央吉“愿意去黄石看看吗?”,她害羞地点了点头。
黄石,距离西藏3000公里之遥。央吉与伙伴们离开家乡时,暖阳下的格桑花幼苗破土而出。
“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一同欣赏黄石人文风光,感受城市发展脉搏,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住了。”央吉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如同格桑花一样,在东楚大地生根发芽。
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寓意着坚韧不拔。2021年1月,央吉报名参加区外组团市场化就业,成为大冶市尹家湖幼儿园一位幼师。与她一起同行的还有两位藏族小伙子:米玛罗布和旦增赤列。
“初到异乡时,我们也有过手足无措的时刻。”每当赤列回想起初到黄石的经历,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
听不懂方言的窘迫,需要时间适应的潮湿气候,面对能否干好工作的内心忐忑……一道道障碍,给这三位藏族青年教师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课堂上,学校安排专人,手把手指导藏族老师的工作。放学后,三个年轻人经常交流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为了更好服务于教学,三人先后前往湖北师范大学求学,攻读学前教育专业。今年6月,央吉和罗布取得了专升本毕业证书。
“在学校的五个年头,三位老师与同事们相处愉快,工作上手也很快。”大冶市尹家湖幼儿园副园长周婵灿见证了藏族老师们的成长。在她眼中,他们已经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今年秋季开学,央吉还第一次当起班主任!”
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寓意着爱情浪漫。在相互帮助、支持下,爱情的种子如同格桑花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开花结果。
“她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当罗布谈起央吉时,语气里满是温柔。从相知到相爱,再到后来一起投身共同的事业,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
2022年8月1日,罗布与央吉结为夫妻。同事们得知喜讯,提前为小两口找到了婚房,还送来家庭生活用品,帮他们在黄石筑起爱巢。“我们双方从此有了更好的照应,将在这片土地上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打拼。”罗布微笑着说。
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寓意着希望繁荣。从雅砻大地到长江之滨,黄石像迎接亲人一样,热情拥抱着这群从雪域高原走下来的年轻人。
像尼玛央吉、米玛罗布和旦增赤列一样,在黄石工作、安家的山南大学生还有不少。白马山小学教师巴典罗布,获评下陆区优秀青年教师;东楚集团的苏鑫,获得了“新黄石人”荣誉称号;巴珠创业开办了黄石第一家藏餐馆;在劲牌公司就业的格珍收获了婚姻,组建了民族团结家庭;在公交集团党办工作的旦增罗布当选为黄石市政协委员,准备带着父母长居黄石。
如今,已有累计268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在黄石成功入职、扎根成长。他们如同一朵朵格桑花,在东楚大地上盛放,汇成一片五彩绚烂的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