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曾丽妮)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会”,这也是继大冶湖保护进行专题询问之后,开展的第二次专题询问。
22个问题问到13个部门,聚焦“舌尖上的安全”,提问和回答都直奔主题,旨在让市民吃得安全、放心!
如何禁止“黑作坊”“地沟油”
询问人程建庆:豆制品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最常见的食品,而据媒体报道包括豆制品在内的食品“黑作坊”屡禁不止,市政府如何让市民吃上放心的豆制品?
食药监局:去年,市食安办牵头组织多个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取缔了约40余家不合格小作坊,整改了10余家,并建成了康惠和金豆香两个豆制品工业园。
目前,黄石豆制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可控、但压力不小。下一步,将采取源头治理、全程治理、综合治理等措施,保证市民吃得放心、安全。
询问人刘合奎:请问,市政府在加强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和预防“地沟油”进入餐桌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食药监局:目前我市约有餐饮单位7000多家,日产餐厨废弃物约40吨上下,有两个流向,一是随生活垃圾一起送到创冠垃圾发电厂焚烧,二是被养猪场买去喂猪。下一步,将有两项治理新举措,分别为粮食部门的“食用油放心工程”和城管部门的“餐厨垃圾再利用工程项目”。
询问人陈国唤:在市区的街头巷尾存在着大量的“流动摊贩”,特别是在中小学校门口这一问题则更加突出。请问,是否存在向学生销售“三无”食品的现象?
食药监局:流动性摊贩有的没有健康证、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有些食品没有购进来源、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下一步,努力将流动性摊贩转变为固定摊贩、职业摊贩、企业摊贩。
询问人胡俊:“史上最严”新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请问,这部法严在哪里?结合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最严”,下一步,我市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有什么打算?
食药监局:新法施行后,被吊销许可证的法人和相关人员5年内禁入;被刑事处罚的终身禁入。申戒罚、财产罚、行为罚并用,其中财产罚最高处罚为货值金额的30倍罚款。
不合格农产品流向哪里
询问人王武德:据了解,近几年省农业厅抽查我市农产品合格率多在98%左右,尚有少量农产品不合格。请问,这些不合格的农产品主要是哪几种?流向了哪里?过去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如何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合格率?
农业局:关于不合格农产品的品种问题。主要有豇豆、芹菜、辣椒等蔬菜类。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后,就要暂停销售,再检;作无害化处理;处罚。2012年以来,我局共立案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4起。下一步,将与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推进产地准出制度的实施,做到产品可追溯;加快基地检测室的标准化建设,今年争取至少再建4个。
失职人员如何追责
询问人李运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任务较重,过去存在一些失误。请问,这些失误主要是哪几个方面?对失职人员是如何处理的?如何改进和加强农产品检测监管工作?
农业局:这件事对我们的触动很大,也很愧疚。关于产生原因,一是主观上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当时国务院、省政府都下发了食品机构改革方案,从2013年6月起,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能主要在生产环节,市场不再由农业部门监管,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一直没有交出去。当时,少数同志主观上存在放松的思想。二是客观上存在人少事多,力不从心的问题。对失误人员,负责监管和执法的四名人员及相关领导作了免职处理,并予以通报批评。
病死猪如何处理
询问人吴风林:2013年4月,磁湖出现抛弃病死猪108头。据统计,2014年我市共有生猪120万头,按国家标准6-8%的病死率计算,病死猪数量应在7-10万头左右。请问,我市去年实际上有多少头病死猪?如何处理的?这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农业局:2014年,全市实际上约有死亡猪8万头,其中6.5万头为断奶前仔猪。病死猪处理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确认、登记、监督处理,处理的方法多为湿化或掩埋。
存在由于人手不够和一些地方监督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病死猪没按规定进行处置的现象;另一方面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方式处理不彻底,常会留下疫情隐患。
预计7月底,全市养殖环节病死猪焚烧无害化处理可以正式运行。
如何解决农药残留
询问人胡俊:请问,我市水稻农药残留情况如何?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今后如何改进?
农业局:对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市农药用量呈逐年减少之势,且都低于全省水平。今后将加大植保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杀虫灯、保护利用天敌和科学合理交替使用农药的综合治理技术。
怎样加强禽类防疫
询问人王武德:去年元月,阳新排市镇万家村养鸡场爆发禽流感疫情,当地共扑杀6.8万羽。请问,农业部门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禽类防疫工作?
农业局: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基础免疫,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做好疫情监测及预警工作。加大抗体水平的监测,进一步提升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检测有无落到实处
询问人陈学冬:近几年,全市各级政府和部分农业企业投入数千万元建成市、县(市)、乡(镇)、企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点)。请问,这些检测中心(站点)作用发挥如何?今后应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检测中心(站点)的检测监管作用?
农业局:目前,我市已经建成了市、县、乡、基地四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成检测中心(站点)30个。经过各站点加强监管和检测,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由2002年70%多到近年来长期保持98%以上,我市的监管经验多次在全省交流推广。
餐饮具消毒情况如何
询问人刘子俊:市民到餐饮单位用餐,餐馆提供的大多是反复使用的消毒餐具或一次性餐具。请问,这些餐具是否真正达到了使用标准,卫生部门是怎样监管的?
卫计委:如果餐馆使用的是由集中餐饮具消毒厂家提供的餐具,根据我们平时的监督抽检情况看,这些产品达到了卫生标准。今年我们和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对我市的集中消毒餐饮具联合组织了一次抽检,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目前,全市有16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厂家,其卫生监督和产品采样检测均纳入了我们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
何时吃上“放心早餐”
询问人刘钢:据了解,前年,市政府就启动了“放心早餐”工程。请问,市政府什么时候能让广大市民真正吃上“放心早餐”,有具体的时间表吗?
商委: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一批早餐经营龙头企业,形成以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为支撑,以连锁早餐网点为载体的早餐服务体系,使“放心早餐”工程在黄石城区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围栏网箱何时绝迹
询问人刘子俊:据了解,我市一些鱼池、水面围栏网箱养鱼、寄养鱼,化肥和鱼料投放严重,既污染了水面,又降低了水产品质量。请问,此类现象最突出的是哪里?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制止此类现象发生?
水利水产局:在湖泊实行“三禁止”,即禁止围栏养殖,禁止珍珠养殖,禁止投肥养殖;推广生态渔业模式,不施肥不投饵,养殖方式由依靠施肥投饵增产向人放天养转变,逐步恢复“水下森林”。
污染湖泊水产品流向了哪
询问人汪瑜:大冶湖、保安湖上游和大冶三里七湖、市区磁湖等湖泊不同程度受企业排放、生活污水的污染。请问,这些湖泊的水产品检测情况和水产品流向如何?水利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进
水利水产局:您提到的这些湖泊的水产品都曾被抽样检测过,主要检测氯霉素、呋喃唑酮等药物残留指标,针对大冶市还附带检测汞和砷2项指标,样品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据此,可以说明这些湖泊的水产品是符合国家水产品食用标准的。同时调查了解到,这些湖泊的水产品,每年大约有20%-30%在本地销售。下一步,将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引导湖泊渔业经济转型。
保健品广告怎么监管
询问人汪瑜:现在,保健食品的广告满天飞,其中不乏许多虚假广告。请问,工商部门在这方面是如何进行监管的?
工商局:保健食品虚假广告确实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深入乡镇基层进行宣传;加大严查力度,早发现早治理;建立广告监测中心,24小时不间断检测,对广告业主进行约谈,提高其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对违法违规的广告主体进行严肃处理,并上黑名单;加大部门配合协调力度,齐抓共管。
食品行业监管如何
询问人陈学东:现在,国家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请问,我市食品经营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怎么样,是否实行了“红黑榜”制度,执行情况如何?
经信委:食品工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2014年产值达到126.4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接近40家。我们积极引导协助劲牌、珍珠果、联海食品、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在推行食品质量安全系列认证的基础上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
几年来,我市食品生产企业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质量投诉现象。
怎么保证孩子吃得放心
询问人蔡冬华:学校、幼儿园及其托管机构食堂,都在提供学生用餐,请问,教育局如何来保证学生、幼儿这类特殊群体的饮食安全?
教育局: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和出入安全是学校的三大重点,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食堂牵扯的环节多,有采买、储存、留样等。目前城区有60%以上学校食堂达到B级以上。同时加大学校食堂硬件建设,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食品犯罪打击严厉吗
询问人刘钢:维护食品安全,一方面要靠经营主体自律和行政机关监管,另一方面还要靠司法机关的严厉打击。请问,我市是如何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
公安局:公安机关开展集中严打活动,打击了食品领域犯罪的高发势头,2年来,已办理刑事案件39起,违法犯罪人员得到惩治。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还是比较多的,如1101病死猪肉案件中,7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1202油品类案件中,地沟油犯罪行为中5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
渔政执法情况如何
询问人刘合奎:我市近几年渔政执法情况和水产品生产质量监管情况如何?今后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执法机制,最大程度确保我市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大冶湖管理局:我们将重点做到“四抓”,抓队伍建设,抓宣传引导,抓重点执法,抓机制创新,定期开展相关执法行动,确保市民吃到安全放心的水产品。
夜市疏导有无效果
询问人李运城:“夜市”虽然方便市民生活,但也存在扰民、污染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据了解,去年我市开展了“夜市疏导点”建设,请问,这项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城管局:自去年8月夜市整治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一批”的做法,疏导一批,规范一批,整顿一批。随着“三个一批”的推进,不仅解决了夜市扰民问题,还打造了夜市经济,形成了夜市风情、夜市品牌和夜市名片,成功破解了夜市整治难题。
“放心粮油”如何推进
询问人吴风林:今年,市政府决定把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成10个粮油示范连锁店作为市政府十件实事。请问,这项“民生工程”推进情况如何,怎样才能保障市民的粮油消费安全?
粮食局:市区建立了2个湖北放心粮油市级配送中心,一个是在市油脂公司,辐射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和江北片区,另一个是在湖北众联物流有限公司,辐射下陆区、铁山区和开发区。大冶、阳新也分别成立了湖北放心粮油县级配送中心,辐射当地城区和所辖乡镇。
食品包装是否安全
询问人陈国唤:不合格的食品包装材料是造成食品污染、食品不合格的原因之一。请问,我市食品包装材料总体情况如何,质量监管部门是如何监管的?
质监局:市质监局始终把食品包装材料作为一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抓紧抓实,通过开展质量提升整治、监督检查、年审巡查等方式,加大监督和整治力度,近两年,没有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下一步将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实施分类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