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用爱坚守 抗击疫情

日期:[2020-07-03 15:21]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记大冶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黄咏可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大冶未能幸免。1月19日,大冶市人民医院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该院感染科副护士长的黄咏可义不容辞地奔向前线。在将近一个月的战“疫”中,她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隔离病区,用弱小的身躯为患者们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


  患者至上坚守一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内心多少有点打鼓。“说不怕那是假的,疫情刚发生时,大家对病毒存在很多未知。”1月19日早上,该院感染科主任在工作群里发布一条通知,要求大家多留意发热患者。谁也没有预想到,就在当天中午,一名从武汉回来的患者因为发烧来到该院就诊,胆大心细的黄咏可及时了解情况,立即为患者准备了单间病房观察病情。
  在经过抽血化验、CT检查后,基本确定了该患者与一般肺炎情况不一样,怀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的几天,医院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发热患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打响。从那以后,黄咏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她还对患者实行亲人式关怀、“保姆式”服务。
  除夕之夜,当大家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黄咏可蜷缩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翻看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嘴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突然,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响起,“快,患者呼吸严重困难…”黄咏可立即从沙发上跳起来,第一时间投入到抢救中,最终患者转危为安。黄咏可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心中暗想,幸亏自己留守在科室,要不然无法及时进行抢救。
  黄咏可就是这样,心里始终装着患者,她已数不清多少次深夜守在办公室,为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待命,困了也只能在沙发上眯一会。“我最愧对的就是我的家人和孩子。”说这话时,黄咏可的眼眶红了,她说,自己有两个孩子,其中小女儿才1岁半,平时工作太忙,她根本没时间回家看他们,就连视频都很少,前不久,和孩子视频的时候,孩子都快不记得她了。


  勇者无惧不计脏累
  为了更好地阻击疫情,医院设置了隔离病区,黄咏可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地布置病区收治病人,经常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特别是有一天晚上,陆续收治了8名发热患者,工作量大增。“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舱,不到一会就闷出一身的汗。”黄咏可说,就是在这样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她和同事们要为患者打针抽血以及日常护理,有一次她从早上到晚上十一点,接连进了三次舱为患者服务。
  随着疫情的发展,许多人谈“疫”色变,就连科室里的清洁工、护工都辞职了。“说实话,我也能理解他们。”黄咏可说,病房清洁和医疗垃圾处理同样会面临着感染的风险,大家担忧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些病房清洁和医疗垃圾无法得到及时的清理,那么整个隔离舱就有可能变成污染区,后果不堪设想。
  “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干。”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之外,黄咏可主动担起垃圾清运工作。
  “来,把不要的垃圾扔下”“小心,刚拖了地有点滑”……
  在隔离病区内,她一次次地扛起垃圾袋,一遍遍地用消毒水拖地,“垃圾实在太重了,我一次搬不动,就来回多跑几次。”
  防护服内,贴身衣物被汗水湿透,雾气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视线,但黄咏可无怨无悔。许许多多的护士被黄咏可带动,纷纷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加入到隔离病区卫生保洁工作中,“我们多做点,黄护士长就能少做点,她实在是太累了!”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照顾重症患者,黄咏可抽空为他们喂饭、打开水,并积极安慰患者,共同对抗病毒。其中一名重症患者情况好转准备前往轻症隔离区,为了表达谢意,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向黄咏可和护士们手写了一封感谢信。
  2月4日,我市首例患者从市人民医院治愈出院,黄咏可特别激动,“我还记得他刚来的时候,情绪很烦躁不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康复了,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由于黄咏可在新冠肺炎防控战中拼搏奉献、表现突出,受到黄石市委、市政府记功奖励一次,同时被提拔为大冶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


  用爱护理病人如亲人
  黄咏可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深知爱对一个病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她所在的科室——感染科收治结核、艾滋病等病人,这些病人常常受到社会人员甚至是家庭成员的“另眼相待”,对病人施加“爱”的护理,甚至比药物更重要。
  从事护理工作17年以来,黄咏可始终以一颗大爱之心,视病人如亲人,成为病人生命的守护天使。2015年,黄咏可担任医院感染科副护士长,更是以身作则,用“爱”言传身教,带领护士姐妹们共同守护这些缺“爱”的病人。
  2015年的冬天,科室收治了一名60多岁的男性艾滋病患者,老人身体极度虚弱,同时并发感染,没有家属陪护。老人唯一的儿子,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下午,匆匆忙忙丢下一份“外卖”,二话不说抬腿就走。到了晚上,更是人影不见,老人只得吃八宝粥。“吃这个老人怎么受得了。”黄咏可知道后,每天对老人嘘寒问暖,并变着花样为老人带来可口的饭菜。春节期间,老人孤零零地躺在病房,细心的黄咏可叫来护士姐妹,为老人和其他在院的病人送饺子、送节日寄语,让病人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后来这名艾滋病患者病情恶化,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不仅要完成输液、注射等治疗,还要协助完成洗头、擦浴、协助排便等生活护理。刚开始有些年轻的小护士很畏惧,但当看到护士长调好水温,为患者洗头,进行温水擦浴,为患者倾倒尿袋里的尿液,为患者更换尿不湿......她们也不再犹豫,参与到护理中来。
  2016年4月,医院感染科收治了大冶地区首例“登革热”患者。面对前所未见的传染病,大家望而生畏,患者的家人被村里人禁止出行及使用公共水塘。黄咏可护士长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登革热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并根据防护要求连夜订制了纱门纱窗,切断蚊虫传播媒介,当她做完这一切,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随之而来患者出现高热、血小板下降,她及时为患者采用冰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直到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她才松一口。由于患者与家人隔离,而家人也受到村里人的不理解,心情极其低落。黄咏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经常与患者沟通,提供疾病的健康教育,打消了患者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终于康复出院了,出院时他不断说着:“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你们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