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袁念芳是大冶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医学系,同年7月分配至大冶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从医33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在感染科临床第一线,先后荣获第三届“大冶名医”、黄石首届“医德之星”“黄石市防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对他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大冶市人民医院快速反应,全员行动开展疫情防控。而作为在传染病防治一线已经工作33年的感染科主任袁念芳,先后经历过非典、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救治,自然成为抗疫的主将。本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主动扛起了隔离病区医疗救治的重任,带领病区所有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日夜奋战,科学救治,用最执着的守护,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一心向党筑梦前行
工作以来,袁念芳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加入党组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医疗领域更好地忠诚于党,为人民服务。虽然多次书写入党申请书,没有被党组织批准,但还并不灰心,仍然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2月3日,医院党委发出号召,要求党员在抗疫斗争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倡议大家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坚守岗位、勇挑重担。56岁的袁念芳更加迫切地希望向党组织靠拢,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再次慎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我上不了大学,也不会有今天的工作和成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殷切希望再次接受组织考验,不畏风险,不惧艰辛,尽职尽责,为早日战胜疫情而努力。”袁念芳在工作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字迹清晰、情感深厚、决心坚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2月18日上午10时,一场特殊的火线入党仪式在市人民医院举行,在领誓人的领读下,袁念芳和他的4名同伴转为中共预备党员的一线医护人员笔直站立、高举右手,面向党旗许下庄严誓言,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勇挑重担奋战一线
从医以来,袁念芳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以医生的职业操守和党员的责任担当守护人民的健康。
2003年“非典”来袭,他主动请缨,不分日夜守护在隔离病区,遇到“疑似病例”,他总是第一个诊视,第一个把关,直到初步排除“非典”诊断。2009年甲型H1N1爆发流行,湖北省首例危重型H1N1在本地区确诊,从第一个发现病人到报告、组织会诊、确诊、上呼吸机,他一直坚守在病房直至患者成功治愈出院。2012年大冶市“手足口病”“麻疹”同时大流行,他负责4个病区临床救治及全市医疗技术指导工作,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吃过一餐安稳饭,直到疫情完全控制。
2020年初,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作为感染科主任的他,临危受命,冲锋在前,责无旁贷。作为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积极带领感染科同事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区,日夜奋战在一线。每天上午查房、会诊、制定治疗方案,下午和晚上参加专家组讨论、专家组会诊,每天24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在隔离病区,袁念芳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不但要参加对病人的救治,还要负责统筹协调各支医疗队伍的诊疗工作以及发热门诊工作安排。尽管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他却从来不摆老资格、不喊半句累、不叫一声苦,义无反顾地带领大家与病魔抗争。为了照顾科室年轻医生,担心他们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感染,他每次都抢着去隔离区内查房,去看最危重的病人,做高风险的检查,敢挑重担,不畏风险,不惧艰辛,尽职尽责。
医术精湛守护生命
多年以来,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挽救了多个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数不断增长,他凭借多年从医经验,建议科室采取防护措施,做了第一个“吹哨人”。在接诊大冶市第一例疑似病人之后,他立即通知接触过该病人的医护人员需单间隔离,不要与家人朋友接触,第一时间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大冶市人民医院发热患者就诊人数激增,医院于大年三十紧急成立金湖隔离病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他安排好本院区医疗救治工作之后,晚上八点立即赶往金湖隔离病区查房,会诊,取样;凌晨二点,接金湖病区电话会诊;凌晨五点,与大冶市专家组、市领导、医院领导一起会诊,抢救病人到上午十时,待病人病情稳定后转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该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作为大冶市首例重症病例,己治愈出院。
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2020年2月4日,他管床的首批4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经过10多天的治疗,符合治愈出院标准,走出大冶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目送他们离开,他长舒了一口气,“看到病人治愈出院,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随后,第5例、第6例......近百例治愈患者走出医院大门,袁念芳觉得这是对所有医护人员付出最好的回报。
精诚铸业开拓进取
作为科主任,袁念芳立言立德,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吃亏在前,享受在后,不争名,不夺利,他既是科室的管理者,也是科室技术的带头人。
新冠肺炎爆发后,江苏援助医疗队及钟南山院士团队来到大冶,袁念芳在积极开展救治工作的同时,经常抓住机会与医疗专家们探讨改进治疗方法,学习和引进先进治理理念和实用技术,大力提升医院防治传染病技术水平。
2月15日,常州市援冶医生刘峰使用经鼻高流量给氧技术,极大改善了医疗效果。“效果太明显了!我们没有经鼻高流量给氧的经验,您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袁念芳敏锐地意识到这项创新做法填补了本地医疗技术空白,迅速与刘峰进行交流沟通。
袁念芳医生始终信守“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践行一名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说他还将继续与感染病战斗下去,为健康湖北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