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三大精神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新征程上,湖北必须深刻把握其信念如磐的定力、万众一心的伟力、攻坚克难的毅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践的强大动能。
筑牢信念之基,将精神意志转化为支点建设的政治定力。2016年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振聋发聩:“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湖北以坚定决心推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吹响了转型升级的号角。在“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的感召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一批沿江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攻克诸多技术壁垒,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协同发展。面对传统产业智慧化改造难题,中色大冶弘盛铜业公司5G全连接工厂实现全链条智能化生产,为铜冶炼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探索贡献荆楚智慧。坚强信念赋予了湖北克服产业转型阵痛、突破发展瓶颈的政治定力。
厚植为民之本,将团结基因升华为治理现代化的源头活水。抗疫精神“生命至上”的价值内核与抗洪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共同构筑了湖北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范式。奋进新时代,团结精神更成为推进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引擎。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素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动能转换等现实挑战,湖北锚定“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黄石加速与武汉都市圈内城市,特别是与武汉在产业分工、创新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的融合。瞄准武汉的产业特点,在招商引资时注重强链补链,武汉缺什么,黄石补什么。在大力弘扬三大精神中,湖北不断激发精神力量与实践动力,以更紧密的协作不断增进团结,汇聚起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磅礴势能。
激扬奋斗之志,将拼搏精神锻造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从大别山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到抗洪抢险、抗疫斗争中的勇往直前,无不展现出湖北人民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湖北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勇闯“无人区”,奋力突破一项项“卡脖子”技术。在大冶,融通高科的钠电池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将钠离子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提升,成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式创新,拼搏精神在湖北不断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动能与技术突破的勇气,持续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注入坚实支撑。
三大精神在湖北的传承史,本质是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的融合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要把弘扬三大精神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信念坚守中把稳政治方向,在团结合作中提升治理效能,在拼搏奋斗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