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的卫生环境、周到的物业服务、和谐的邻里关系,这是黄石港区红旗桥社区华顺大厦小区给人全新的印象。
一个昔日的老旧小区,为何蝶变成居民的幸福乐园?红旗桥社区党委书记潘兵回答:“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结果!”
选好当家人,管好小区事
华顺大厦建成于2009年,共有两栋楼房、304户。
“要治理好小区,选好当家人是关键!”社区党委形成了共识。
2021年8月,经过居民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业主委员会,由老党员黄邦进担任业委会主任。
新的业委会产生,如同有了当家人。他们团结一心,共同管理好家里事。
由于小区建设时,没有预留居民活动场所,黄邦进与业委会其他成员共同出资,利用地下车库空余地建设了一个约50平方米的议事厅。
从此,业委会有了办公场所,居民有了活动场所,遇事有了商议场所,还成为小区居民的公共会客厅。
业委会7名成员,每天晚上轮流值班,收集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诉求,与物业一道协商解决。
居民对原物业服务不满,要求更换物业公司。业委会通过召开业主大会表决,解聘了原物业,更换了新物业。
有人反映小区存在高空抛物问题,业委会在小区四周安装了高清摄像头进行抓拍,对拍到的高空抛物者进行批评教育。
居民反映小区没有晾晒区,平时晾晒衣被不太方便的问题。业委会在楼顶及三楼平台安装了晾衣架50根,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残疾人刘修清的三轮车无处停放,很是发愁。业委会在A栋一角落单独建设了一个停车位,解决了刘修清的烦恼。
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体现了业委会的担当与作为,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良性循环。
小区居民说:“这届业委会我们没有选错,真正是个肯为居民着想、能办实事的业委会。”
强化物业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居民的幸福指数高不高,取决于物业服务的质量好不好。”这是小区业委会一班人的共识。
去年9月,新的物业进驻华顺大厦后,业委会对物业制定了服务标准,要求以业主满意为标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小区有一处约300平方米的废弃花坛,杂草丛生,还影响环境。居民提出建议:“能不能将破旧的花坛,改造成居民的活动空间?”
业委会感觉有道理,于是与物业协商,达成共识。
随后,对花坛里的大树进行修剪,对地面进行了硬化。如今,这个破旧的花坛变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由于小区老旧,业主们有对小区进行改造的想法。但小区建成的时间不到20年,达不到城市更新的条件。
“百姓有要求,我们不能不办。但改造的钱从何处来?”业委会找到物业商量。物业负责人当即表示:“无论改造费用多少,物业出大头,业主出小部分,共同把小区改造好。”通过居民自筹和物业分摊等筹措,共投入改造费用6万多元。
随后,根据业主的意愿,设计了改造方案。这其中包括更新电动车棚2处、新增加1处,解决了停车难问题;新建垃圾分类点1处,方便居民垃圾投放;划分了小区休闲健身区,增设了羽毛球、乒乓球桌,使居民活动有了场所。
三方联动协商,为居民排忧解难
“要真正管理好小区、服务好居民,单靠业委会和物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社区党委的支持、发挥全体业主的作用才行!”有着管理经验的黄邦进认为。
近几年,该小区成立了由社区党委牵头,业委会和物业配合的三方联动机制。每当小区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时,就会召开三方联动会,共同来协商解决方案。
在目前的电梯更新中,华顺大厦4部电梯都符合更新条件。但更新电梯需要每户出资900元,个别业主一时思想不通,不愿意出这笔费用。
问题如何解决?
三方联动会开了起来。经过商讨,2户不愿出钱的住户的费用,先由业委会成员垫付,不能影响电梯更新的进度。
目前,每部电梯都成立了更新自改委,费用收取已全部到位,电梯更新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小区的大门口栽有4棵树木。随着树木的逐年长高,目前不仅挡住了小区的采光,还导致消防车、救护车进不去。
怎么办?
同样是召开三方联动会。经过协商,决定争取城管园林部门的支持,将4棵大树移栽到了别处。自此,消防车可以进来了,小区采光也变好了。
去年11月间,小区一居民私自更改自家大门,影响到了邻居的出入,双方为此发生矛盾。
针对这一问题,三方联动会现场召开。社区网格员彭娟娟,业委会副主任熊爱荣、沈凯霞与物业负责人一道上门协调。通过宣传有关政策、做思想工作,最终使改动大门的业主还原了大门。
“三方联动会,形成了合力,使问题能得到及时有力的解决。”社区党委副书记陈丽青感慨道。
如今的华顺大厦,环境变了,民心顺了,小区和谐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乐园。(记者 吴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