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车棚变身社区客厅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6-19 11:15]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破旧车棚处,稚子书声琅,阿翁笑语扬。一座曾堆满废弃单车的棚屋,如今成为下陆区石榴园社区1万余名居民最爱去的“打卡地”。

走进杭州西路竹林苑小区,一座窗明几净的社区客厅格外醒目。书架上报刊整齐排列,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安静阅读,儿童区传来稚嫩笑语。难以想象,4年前这里还是居民频频投诉的破旧停车棚。“顶棚漏雨、铁柱生锈,棚内堆满‘僵尸车’,看着闹心!”居民覃武兵回忆道。

借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石榴园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圆桌会议广纳民意,联合街道、物业及挂点单位,将这座“问题车棚”改造为集学习、服务、议事于一体的社区客厅。

闲置空间变身“民生枢纽”

社区客厅面积约150平方米,功能一应俱全。冷暖空调、便民药箱、热水供应、舒适沙发合理分布;整面书墙与“学习强国”电子屏相对而立;全科社工岗、网格服务站标识清晰。这里是居民看书读报的“知识加油站”,还成为快递员歇脚的“暖心驿站”、家长接娃的“等候港湾”。

“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老党员李战红如今有了新身份——社区客厅值班员。社区客厅围绕党建品牌“初心石榴,花开满园”项目,依托“黄石市红旗型党支部”石榴园社区第三党支部,邀请退休党员参加圆桌会议,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共同商讨社区客厅日常管理、运营维护等事宜。在社区第三党支部牵头下,社区客厅推行党员志愿者轮值制,每日清扫整理、维护秩序,把社区客厅当“家”经营。李战红说:“老伙计们现在最爱来这儿写字、画画,聊聊家常。”

“红石榴管家”破解治理难题

社区客厅深处,一块“红石榴大管家”公示牌尤为醒目。社区创新整合片警、律师、物业、业委会、网格员及志愿者力量,在此建立民情收集前哨站。“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政策咨询,随时能找到人。”居民王阿姨感慨道。

同时,社区将闲置空地改造的“学习强国”主题公园与客厅联动,露天阅读区、点播屏幕让老人轻松享受数字化学习。社区客厅作为社区治理的前哨站,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托日常值守,“红石榴管家”团队能够及时捕捉苗头性问题,实现了居民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针对居民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和电动车充电需求,“红石榴管家”主动介入,联合小区党支部、物业和业委会,多次召开协商会议。就充电桩布局、收费标准等关键问题,充分听取居民诉求。

4月底,竹林苑小区新增1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8个电动车充电桩。居民柯惠玲对此赞不绝口:“楼下就有充电桩,方便多了。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居住舒适度明显提升。”

“小客厅”激发社区大能量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居民袁红在社区客厅学习驿站的“初心书吧”陪孩子翻阅绘本。“以前孩子回家就抱着平板电脑玩,现在主动来驿站找小伙伴。”她指着儿童游乐区笑道。

驿站后方新建的学习公园里,几位老人围坐石桌听党史故事,小学生趴在长廊石凳上写作业。这片由居民共商共建的休闲空间,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自然延伸。

今年以来,社区客厅还变身“创意工坊”:居民童银枝、王月荣开设手工课,将边角布料变为精美绢花;社区快板队在客厅创作出20余篇(首)歌颂新时代的作品;客厅组织孩子们开展学习闯关、护苗互动等主题活动,场场爆满。

“我们把学习从书本拓展到生活技能、文艺创作。”石榴园社区党委书记江凤梅介绍,通过组建党员、志愿者特色服务队,社区客厅实现了居民管理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

居民自发排班打扫社区客厅,孩童在书香中放下手机,老人对着电子屏轻松点播党课——这座“学习客厅”测量出的,是基层治理抵达民心的“最后一米”温度。社区客厅证明,最好的民生工程,就是让群众在转角遇见幸福。(记者 刘莹 通讯员 蔡翔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