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花园”的文明密码

来源:[黄石日报​​] 日期:[2025-07-15 09:28]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10日清晨,阳光穿过黄石港区胜阳港社区166小区“共享花园”的冬青枝叶,在“爱护花草”的木牌上投下斑驳光影。61岁的韩克仁蹲在石槽边,小心翼翼地给长寿花松土,随着“叮咚”一声,手机里的“护花群”弹出新消息:“最近一周气温高,吊兰要多浇点水。”

这个由小区居民轮流打理的小花园,如今已是胜阳港社区文明创建的“活标本”。它生动诠释了怎样让文明长成四季常青的“生态林”。

从“被动清理”到“主动播种”

文明在参与中扎根

2024年夏天,166小区的这个角落还是创文中的“老大难”:居民们喜欢在这里堆放杂物,清理干净后,没过多长时间又恢复原貌。

转机出现在退休居民孙小燕家门口的那片绿意里。她把阳台的月季、吊兰挪到门口,又在墙上挂了三排吊兰,让常青藤顺着防盗网爬成了“绿色瀑布”。

渐渐地,邻居们从围观赞美到动手参与:有人送来花籽,有人帮忙钉花架,连放学的孩子都知道“孙奶奶的花不能碰”。

这抹不经意的绿,让社区找到了破局的“钥匙”——与其反复清理杂物,不如引导大家共同种下“文明的种子”。当居民们亲手把杂物堆变成花圃,文明就从“别人的要求”变成了“自己的牵挂”,一个小花园诞生了。

从“政府主导”到“众人搭台”

文明在共治中繁茂

“共享花园”的花丛里,藏着许多“共建密码”——

市排水管理处胜阳港泵站捐赠的5盆冬青,长得愈发茂盛;学生们用零花钱众筹建成的木栅栏上,爬满牵牛花;小区门口早餐店老板娘每天早上顺手为花园浇水;快递小哥路过时,弯腰捡起路边的垃圾……“以前创文大多是社区干部‘单打独斗’,现在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区党委书记李群感慨道。

胜阳港社区没有大包大揽,而是组织小区居民划分“责任田”。12户居民轮值当“花管家”,还建立“护花群”及时沟通。这种共治模式,让文明有了“自我修复”的能力。

去年冬天寒潮来袭,居民们找来旧棉被给花草保暖;有人想在花园里晒被子,看到“共享空间大家护”的标语,默默收起了竹竿;甚至有租户搬家时,特意把绿萝留在花园,说“就算走了也想给这儿留点绿”。

当商户、单位、居民都成为文明的参与者,“一阵风”式的整治变成了“四季青”的常态。

从“环境改善”到“人心凝聚”

文明在认同中结果

如今的“共享花园”,不仅是赏花的地方,更成了邻里“黏合剂”。

老人们坐在凳上晒太阳,聊着谁家的花养得好;孩子们围着花丛观察蝴蝶,笑声比花香还甜;新搬来的租户通过认领花草,很快融入小区。

“以前住对门都不怎么打招呼,现在一起浇花聊天成了朋友。”166小区自管委主任周兴应介绍,上次小区管道维修,在“花友”的协调下,半天就解决了问题。

胜阳港社区的文明创建之路,印证着一个道理:文明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长在心里的认同;不是短期突击的整治,而是细水长流的守护。当每双手都参与播种,每颗心都惦记浇灌,文明之花自然会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开得长久而热烈。(记者 吴高斌 通讯员 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