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举行新闻发布会!事关这类群体

来源:[黄石日报​​公众号] 日期:[2025-08-11 15:00]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8月11日上午,黄石市人才周活动暨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在黄石日报智慧融媒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黄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斌介绍了黄石人才周暨人才政策相关情况。

一、实施“才聚东楚·点石成金”行动,构建倾心引才聚才的矩阵

“才聚东楚·点石成金”行动共分三年实施,目标是引进和培育30名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100名市级卓越工程师、1000名青年科技人才、3万名技能人才、8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卓越工程师攻坚、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技能人才壮大、高校毕业生汇聚“五大行动”,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实现“塔尖”“塔身”“塔基”人才的整体跃升。

一是聚焦“三线并进”,着力引进高端人才。二是聚焦主导产业,引育卓越工程人才。三是聚焦重点领域,托举青年科技人才。四是聚焦产业振兴,壮大技能工匠人才。五是聚焦就业创业,吸引汇聚“高校毕业生”。

二、优化升级“东楚优才计划”,统筹实施市级重点人才工程

“东楚优才计划”是整合优化过去我市各类人才计划、项目之后的升级版,新版“东楚优才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扩大了政策支持覆盖面。升级后的“东楚优才计划”共设置了引进人才项目、拔尖人才项目、青年人才项目、创新型企业家项目、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等五大类。其中拔尖人才涵盖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技术技能等领域。

二是突出了高端引领。东楚优才计划”功能定位是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紧扣城市发展能级,产业发展所需,自主引进培养“高精尖”人才。

三是体现了“以用为本”的导向。在遴选条件上,强调业绩公认、贡献突出、示范带动等导向,不简单将人才称号、学术头衔作为人才项目申报的限制性条件或直接依据。四是确保政策的衔接。充分考虑政策之间的协同性,留有专门条款进行衔接,对于现有各类人才计划或有关政策与新版计划冲突的,按新版政策执行;各部门已经评选,但没有执行完的政策,可继续享受原有政策。

下一步,我们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思路,统筹好各个子项目的具体实施。

三、举办人才周系列活动,涵养尊才重才爱才的优渥生态

今年是黄石举办人才周活动的第三年。今年主题是“才聚东楚·共建支点”,内容上包含“1+4+N”等多场特色主题活动。

“1”:就是一场新闻发布会暨人才政策发布活动。

“4”:主要包括四项主题活动,分别为“产才融合·赋能黄石”“向新而行·创赢黄石”“薪火相传·技兴黄石”“青春飞扬·就在黄石”,共包含16场活动。

“N”:主要包括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结合各自领域和地方实际举办的引才、育才、聚才活动。

会上,相关单位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出台的两份政策文件,提出了各领域、各行业人才遴选的具体任务和通过“五大行动”引进培育各类人才的目标任务,请问如何确保这些任务都能如期完成?

黄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斌任何一项政策文件出台后,不仅要解读宣传好,核心关键是要落实执行好。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两项政策文件的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教育、科技、经信、人社、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东楚优才计划”“点石成金”聚才行动方案等内容,采取清单化管理,逐条列出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督促各责任部门对照目标任务,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或措施,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时间节点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工作有实效。

三是加强跟踪调度。建立常态化会商研判机制,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强化阶段性跟踪评估问效,动态掌握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人社部门作为服务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的关键部门,在人才周活动期间将开展哪些特色活动,同时采取哪些务实举措去推动做好这两类关键人群的服务工作?

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赟人才周期间,黄石人社部门将组织开展“五个一”特色活动:举办一场粤港澳大湾区返乡创业恳谈会暨双招双引活动,召开才享创金不愁政策推介会,推动人才合作和创业项目签约;开展一期才聚东楚五大行动直播带岗,全网速配、全球揽才组织一次技能大师交流研讨会“匠心传承 技能领航”名师带徒活动,推动我市高层次技能人才接续培养;组织一次黄石学子看家乡活动,通过企业参访、专家指导及暖心礼包助力学子回黄发展举办一批高校毕业生求职训练营,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技巧。

为推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的服务工作黄石人社部门正在从六个方面深化服务:一是持续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落实扩岗位、强服务、促匹配、兜底线核心任务,目前实现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16007人,达市定任务80.03%二是组织高校院系“导师赋能培训班”、高校毕业生“求职训练营”等系列活动,通过赋能培训、政策解读、心理调适、企业对接等环节,打造一支“懂、精、通”的导师队伍,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开展“黄石就业行”活动,通过“企业参访文旅体验”的形式,吸引更多外地高校学子来黄知黄石、爱黄石、留黄石;四是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动态更新技能人才需求目录,聚焦重点产业链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五是加快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职工定制化培训不少于5000人;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推动开展新八级工评聘,深化院校双证双提升行动,支持高校与职业院校扩大毕业生技能等级认定覆盖面,力争全年新增技能人才5000人次。

下一步,黄石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专项行动,聚焦人才引育,营造“近悦远来”生态,各类青年才俊在黄石施展才华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据了解,卓越工程师攻坚行动是黄石“点石成金”聚才方案的重要组成,更是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核心抓手。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标杆城市,请问黄石市经信局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确保这项行动在黄石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黄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勇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攻坚行动,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强省战略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黄石工业转型升级、服务全省支点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以《黄石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方案》为引领,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氢能、低空经济四大重点赛道,以卓越工程师攻坚行动为抓手,着力构建“产教融合+离岸创新”双轮驱动机制,联合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等在黄高等院校定向培养智能制造领域人才,依托离岸科创园推动高校实验室成果转化,建成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闭环生态,从而有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持续抓好链创协同。以链创协同为重点,会同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共同助力卓越工程师开展关键工程技术项目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好用好标准化研发机构,强化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平台培育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卓越工程师作用,切实推动全市“三链融合”,引导其为我市建强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倍增贡献力量。

三是提升人才服务质效。全面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树牢以企为本的理念,持续深化“双千”、企业家早餐会等服务品牌,完善用好企业诉求“101”解决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实际困难问题,积极为人才争取资金资助、培养、发展等各类政策支持,为其开展前瞻性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成果转化等营造良好环境。同时,牵头做好市级卓越工程师专项相关工作,坚持每年遴选培养30名左右市级卓越工程师,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待遇,择优推荐参评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切实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激发全市优秀工程师干事创业热情。、

省“十百千万”行动和“点石成金”行动都提到了很多科技元素,怎么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吸引更多人才为我所用?

黄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声答:我们将切实按照全省全市人才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担当、主动作为,通过健全完善科创飞地引才、科创平台聚才、科创基金育才、科创项目留才的长效机制,为黄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科技人才支撑。

第一,围绕“科创飞地”来引才。通过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持续推进黄石未来科技城和离岸科创飞地的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本土与离岸、外引与内育并举的科创飞地“引才”新体系,真正把武汉、上海、深圳和北京的黄石离岸科创“飞地”,打造成为引育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桥头堡”。目前,我们黄石离岸科创飞地,累计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80多位、研发人员400多名,全力服务黄石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围绕“科创平台”来聚才。通过深入开展以“用”为导向的科创平台提质扩容行动,坚持以现有的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目前,我们成功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定向委托人才项目2项,同时发挥黄石大学科技园8家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平台作用,促成全市科技创新团队达到81家,其中,拥有省级创新团队12家。

第三,围绕“科创基金”来育才。通过大力推动科技金融赋能,支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人才领域。目前,黄石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基金,已经成功投资人才项目7项,这7个项目都在黄石注册落地,累计投资金额3250万元,新引进青年科技人才20多位。今年,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的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规模也从300万元扩容到1200万元,将极大地调动全市科技人才安心研发一线,埋头开展技术攻关的研发激情。

第四,围绕“科创项目”来留才。今年来,我们聚焦科技成果重大转化项目和重点企业技术、人才需求,通过对上积极争取,已经组织实施的省级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区域创新项目等共有19个,也留住了一批科技人才和团队为我所用,为黄石企业创新发展贡献才智。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上、有发展”,以人才高地建设带动产业和创新高地建设,以人才优势巩固黄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优势。

请问黄石在“楚商回乡”活动中如何推动“双招双引”工作?

黄石市招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余俊贤根据湖北省楚商回乡工作的安排部署,黄石市研究制定了市级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楚商回乡既包括招引楚商投资回乡,也包括招引楚才楚智回归。现阶段,我们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化“精准画像”,构建动态化楚商楚才资源库。

一方面在省有关厅局牵头制定“楚商库”“楚才库”基础上,按产业领域(如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链)、技术专长、投资偏好、乡情关联度等维度进行深度标签,实现“按图索骥”式精准对接。同时,我们联合正在着手制定建立“黄石需求清单”与“楚商楚才供给清单”的智能匹配平台,定期发布本地产业链技术攻关、项目合作、岗位需求,定向推送至相关领域楚商楚才。

另一方面联合高校校友会、商会、驻外机构建立年度信息更新通道,通过校友活动、企业走访等方式,实时掌握楚商楚才发展动态、投资意向及人才流动趋势。也借此机会,欢迎从黄石走出去的创新主体、市场主体联系我们,或者通过母校告知我们,我们招商人愿以自己为道路,为各位优秀楚才楚商开路。

二是打造“沉浸式”场景,强化情感与价值双重链接。

一方面围绕“乡情+产业”主题体验:借助大湾区招商推介会、长三角恳谈会等推介平台,邀约“楚商楚才故乡行”,组织深度考察团,回黄不仅参观重点企业、园区,更安排走访母校、故居、特色文化地标,唤醒情感记忆。同时,针对重点楚商楚才,邀请家属同游黄石,展示宜居环境、教育医疗资源,解决回乡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在投资黄石上计划开设“楚商之家”专属APP/小程序,集成政策速递、项目路演、乡情社区、在线咨询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联络站”。 

三是创新“政策包”供给,破解回乡发展痛点堵点。

根据全省《推进楚商回乡行动方案》和《关于新发展阶段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我们已经完成了贯彻落实方案的起草,并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针对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的楚商楚才,提供“一事一议”,大力支持。黄石招商将为项目落地提供注册落地、行政审批、要素保障、政策申报等方面“一站式”帮办,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四是激活“以商引商”生态,构建裂变式招商网络

进一步深化“黄石市双招双引”大使评选机制,不仅授予大使“项目推荐权”,还要赋予大使“政策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定期听取其对产业规划、营商环境的建议。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商引商”激励机制,依托本地龙头企业(如劲牌、大冶特钢等),联合其产业链上下游楚商资源,举办“产业链精准对接会”,推动“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鼓励回乡楚商企业探索并提出开放应用场景的意见和建议,吸引关联领域楚商楚才来黄共建产业生态。(记者   胡颖   图片   吴山   视频   曹靓   张晓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