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白衣天使的眼睛 点亮生命的希望

日期:[2020-07-27 11:11] 发布区域:[湖北地区]

  时间就是生命,在疫情病魔肆虐的时刻,蔡林燕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疫情期间,总是戴着口罩,看不见面容,只能看到她的眼睛。那是一双天使般的眼晴,闪着光,里面有疲劳,有坚毅,更有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

  病魔肆虐的时刻,历尽艰辛逆行21小时

  蔡林燕,女,1982年6月出生,2005年入党,2006年走上医生岗位,是湖北鄂东医养集团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1月25日中午,在黄梅老家过年的蔡林燕,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放下电话,她立即收拾行李。两个孩子正在房间中玩耍,小儿子只有2岁多,平时最黏爸爸妈妈。蔡林燕怕分别时孩子哭闹,拉着丈夫刘龙球从侧门偷偷溜走。

  彼时,各地相继封城。车到黄黄高速路口,他们被拦了下来。蔡林燕十分果决:“绕道九江走!”可他们好不容易过了九江一桥,车辆又被拦了回来。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

  在黄梅与九江之间跑了一个来回,结果又回到了老家附近。刘龙球劝蔡林燕:“要不今晚先回家休息,明天白天走。”蔡林燕不答应,后来他们又尝试绕道武穴,依然未能成行。

  蔡林燕心急如焚。一向温柔的她,言语变得急切。近一个月后,刘龙球对妻子当时的眼神仍记忆犹新,执拗的背后,凝聚着一个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26日晚,车子停在高速蕲春段,蔡林燕和丈夫在车内熬到天亮。26日中午12时,在多地警方的帮助下,蔡林燕成功回到黄石。从出发到抵达黄石,历经21个小时。回到医院,她一直在临床一线坚守岗位,密切关注疫情形势。

  留在农村老家的两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才2岁多,由家里老人帮忙带着。她和丈夫匆忙返程的时候,来不及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村里地处较偏僻,疫情突发,家中生活物资储备也不是很多,购买也不方便,家里老人带着孩子生活肯定有很多困难。一想到这些,她心里就觉得很愧疚,泪珠一串串地往下掉。好在丈夫在身边一直鼓励支持着她,让她稍稍有点宽心。随着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她的心里更坚定着一种信念,一定要参加前线战斗,在危难时刻,担负起医生的职责。

  生死抉择的时刻,请战驰援黄石“小汤山”

  1月30日,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团城山院区取消发热门诊,正式定位为黄石版的“小汤山”医院。当天中午12时左右,蔡林燕看到医院微信工作群中发出通知,号召医务人员赴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团城山院区增援,立即报名。

  “我是医生,更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蔡林燕说。从黄梅老家返回医院后,她一直在上班,对疫情的严峻很了解。她希望到最前线,与同行一起,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1月30日下午,鄂东医养集团组建成立增援医疗队,同时成立增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蔡林燕和来自医养集团市二医院、四医院、五医院、十五冶医院的医护人员,迅速集结一支医疗队闻令出征,驰援全市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团城山院区。蔡林燕被任命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病区医疗质控小组的组长,带领一支由2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定点医院7楼病区48个床位的确诊患者治疗工作。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团队,突发的疫情,陡增的工作量,这些都让大家内心有些紧张,她露出坚毅的目光:“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她安排好团队的工作分配,迅速熟悉工作流程,把一支临时组建的团队紧紧凝聚在一起。

  之后一连三天,蔡林燕忙得像转动的陀螺。交班了,她跟着接班的医生一起转运病人;护士疲惫了,她主动走进病房,接替护士为患者输液,直面风险采集患者咽拭子样本;病区里面的卫生脏了,她默默地拿起拖把,清洁、消杀,不留死角。有几次病区内的医生们根据诊疗标准对患者情况进行记录时,蔡林燕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指出了问题:除了呼吸系统的状况外,还要注意患者消化道的变化等等。她的细致严谨,让团队医护人员们心生敬佩。

  她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着救治工作中的新情况、队员的思想动态及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发挥支部在疫情一线救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组织召开支委会、党员扩大会议,研究探讨解决的办法,鼓舞士气,号召大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以实际行动为大家作出表率,她积极组织推荐,在抗疫的非常时刻,经党支部研究同意、上级党组织批准,在严格把关下,医疗队有2名表现突出的同志光荣地火线入党。在医疗队驻地举行简短而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上,她为新党员佩戴上党徽,面对党旗,带领进行入党宣誓,充实党支部的战斗力量,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真正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到哪里,哪里就有党支部坚强有力的作用。

  日以继夜奋战,带领团队治愈多位患者

  进病区前,蔡林燕和战友们都必须全副武装,三层防护服、两层口罩、护目镜,里外几层,将皮肤勒得生疼。为患者采集咽拭子,过程如同在钢丝上行走,不容任何闪失。每一个飞沫,都携带有新冠病毒。医生直面患者,其中风险可想而知。但蔡林燕从不退怯,每一次采集,都会安慰感染的患者。厚厚的防护服隔离着医患交流的距离,可透过护目镜后的那双眼睛,患者们能感受到面前这位瘦弱的女医生眼中流淌着深情。一名患者感动地说:“刚来时,我们都很恐慌,但蔡医生和许多医护人员一直安慰我们,在最无助的时候陪伴我们,给我们依靠。”

  2月6日晚,蔡林燕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记录了被确诊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参与救治的医护工作者的艰辛和仁爱。蔡林燕这样写道,在支援黄石“小汤山”医院中医院隔离病区工作已有一个多星期时间了。从最初的忐忑到现在有条不紊的工作,患者从最初的高热、成天嚷嚷着不舒服,到现在的逐步安静,吵着要运动、怕长胖,要做仰卧起坐,这中间充满了辛酸。患者开玩笑地说:家里街坊邻居都怕他们,只有我们爱他们。还有患者说:“你们眼镜上都是雾,我长的这么帅你们岂不是看不清楚?”能开玩笑的患者痊愈地更快。还有些患者身体上的疾病已经好转,可精神上的疾病逐步出现:恐惧,焦虑,坐立不安,不能入睡。我们安慰说,疾病不能把你打垮,自己把自己折腾垮了,多不划算。心理疏导是件很艰难的事情,我会尽力去安慰好他们。还有个好消息,我管的有个病人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等着第二次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成为我们病区第一个出院的了,真期待所有的病人都痊愈出院。

  她发在朋友圈里的故事,鼓励着战友们、病友们守望相助、并肩作战。她独立负责10余名患者的救治工作,其中一位72岁患者经过10天左右的精心治疗治愈出院,极大增强了全体队员和住院患者的信心。一位患者,1月31日入院时,高热、胸闷,呼吸困难,意志消沉,对治疗不抱希望,在手机里写一份遗书准备交代后事。当晚蔡林燕当班,注意到患者的情况后,她一边安抚,一边制定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解决,状况一天天好起来,心理上也逐渐恢复,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后来,这位患者写了一首诗歌,记录自己患病、治疗、病情转折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诗抵心,赞美勇敢的白衣战士忘我战斗的精神。

  在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时间里,蔡林燕负责的7楼病区已有60余名病人治愈出院。蔡林燕说,这都是医护团队努力的结果,因为他们的内心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必将战胜疫情,让大地重焕生机。